<!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六百三十四章未雨綢繆
搖滾的感染力在這種情形下是無與倫比的,臺上四人瘋了一般,真把自己當搖滾巨星了。
臺下百人也如痴如醉,小美首先拿出手機開亮閃光燈,右手高舉搖晃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豬兒蟲,阿代,阿音,吳志秋……
所有人都有樣學樣,然後林昭的攝像機裡,臺下的上百手機燈光整齊地隨著節奏搖晃了起來。
一曲終了,鼓掌聲,尖叫聲,口哨聲,響徹全場。
氣氛一下子就起來了。
shiry將音樂換到了夜店曲子,大家開始隨著舞動起來。
李君閣拿小手指掏著耳朵,對阿音說道:“這幫子老外可真能整。”
阿音歡笑著拉起李君閣,跳起舞來。
李君閣對這個一點不在行,場景就切換到了王婆婆教小堂哥舞獅子的模式了。
另一邊阿代和苗娃也差不多的德性。
兩人都不滿意,阿代對阿音喊道:“阿音!我們來跳鼓舞吧!”
苗家的木鼓舞最先是祭祖舞蹈,木鼓的來歷是苗家先民受啄木鳥啄木頭的啟發而發明出來的。
跳這個舞的人需要將頭手腳大幅度擺動,動作粗狂灑脫,瀟灑剛勁,激越豪邁,在國外表演的時候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現在這音樂下跳起來正好。
於是兩人開始帶頭,只取簡單的幾個舞姿重複,李君閣和苗娃很快也學會了,四個人舞姿漸漸開始整齊劃一。
老外一看這個好玩!四人組先加入進來,然後人越來越多。
阿音見這情形,開始帶領鼓舞的第一章節。
第一章節是模擬苗家先祖從東方遷徙到李家溝的情形,晝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篳路藍縷,腳步細碎而堅定。
李君閣和阿代苗娃在後邊緊跟。
很快歡樂的人群就跳成了一支長龍。
這一整就整了小半個小時,直到樂曲轉為輕柔舒緩,大家才意猶未盡地散開。
有的喝酒,有的燒烤,有的端著小盤子拿著牙簽四處轉悠,粽粑他們直接開始在泳池那裡跳水游泳玩起來了。
李君閣拉著阿音的手來到酒攤子旁,遞了一杯飲料給阿音,笑道:“不錯不錯,讓老外們知道我們也會玩兒。”
阿音笑道:“還真搞得像節日一樣了,開秧節。”
李君閣望著老外們一臉的壞笑:“先由得他們蹦躂,明天再讓他們幹活,開秧一村人的豬兒粑,就指望著他們了。”
次日一早,李君閣領著浩浩蕩蕩一群異族大軍,來到秧田旁邊的平地上,開始壘灶。
一幫子老外傻眼了,不是說好的插個秧嗎?怎麼這麼多的戲份?
李君閣跟他們解釋:“今天教你們一首先秦就流傳下來的詩,《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所謂‘漁樵耕讀’,就是農耕文明的表象特徵,但是其精神內涵,卻是應時取宜,寧靜和平,吃苦耐勞,守望互助。”
“平日裡,是以村莊為聚落,以家庭為小單位從事生産,自給自足,可當遇到開秧,收割這些大事的時候,那就不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了,放水的次序,耕牛的安排,收割的先後,以前甚至鐮刀的使用,打穀場的劃分,期間的送水送飯,都是有統籌安排的。”
“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壘好大灶,製作出一種開秧時特有的食品,供明天村裡插秧的人食用,你們也是其中的一員,明天能不能吃到好吃的,就看你們的了喲!”
傑拉德興奮地舉手:“junge,是要壘《無人島》中做飯的那種灶臺嗎?”
李君閣笑道:“那可不行,那等灶臺幹燥要太長時間,我們現在用磚和泥,今晚半夜就能用起來。”
然後就安排人手,和泥的和泥,壘磚的壘磚,一個上午弄出了四個大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