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是行家,青花瓷基本都是釉下彩,到永宣青花常有釉上釉下相結合的方式,但也是釉下為主,溝主和阿音姐製作的這種瓷器,稱之為釉上藍彩更合適……”
“你確定是藍彩?不是黑線?”
“呃,這個嘛,的確是一項考驗,看溝主怎麼變戲法了……”
“等等,溝主這是在碗底下幹啥?”
“一個圈圈加一點,我知道了!他在寫字!這是甲骨文的日字!”
“沒錯沒錯,第二個是月!”
“這個字是啥?在乎的乎?”
“不是在乎的乎啦,這個字是平,取的是水流沖破拘束的圖案。”
“原來平字的字型是這個意思呀?我一直以為是來自天枰的象形呢!小朋友的識字教學卡片上,平字後邊不是都畫著一個天枰嗎?這是被誤導了多少年啊……”
“那是,沒來論壇混之前,我都一直以為‘青青園中葵’是向日葵呢,真是見鬼了……”
“接下來這個又是啥字喲?這死二皮簡直就是不搞事情不舒服……”
“這是一個會意字,字型是一個人走路的步態,人走路是一步接一步,姿態不斷重複,這是一個複字!”
“我的個去……老祖宗這腦洞是怎麼開的……”
“別說還真妥帖,一點毛病沒有啊……”
“樓上科普那位兄臺,你是文科的?”
“是的,我平時也喜歡這個。”
“佩服佩服,今天得虧是有你在,不然大家夥兒又被二皮碾壓了……”
“沒有沒有,我也是聽說這節目展示了我們國家以前的傳統生活方式,所以來這論壇跟大家學習……”
“謙虛,您太謙虛!哎呀接下來這個字就又燒腦了,文兄,這個字是啥?”
“能不能別這樣叫我!嗯……這個字下面是一個大鼎,上面是佔蔔用的草杆,用神鼎佔蔔獲得神靈真實的指示,這是真字。跟貞在古代是一個字,大家可以參考貞字來理解字型。”
“哈哈哈,真的也,跟貞字幾乎一個樣……等等,這個也是字?好像兩個樹枝杈……”
“這不是樹枝杈,這是兩隻手,兩隻手向對方伸出,準備握到一起,大家猜猜是什麼字?”
“攪?”
“基?”
“噗……不是攪基!是愛!”
“哈哈哈,這居然是愛字!跟現在的愛字相差也太大了呀……不過愛字上面那個爪爪的來歷算是搞清楚了……等等,我們把愛猜成攪基也不算全錯啊……”
“e……樓上這話一點毛病沒有……”
“這個字一看就知道了,蠍子嘛!”
“呃……這麼說也沒錯了,不過這個字不是象形,而是會意。蠍子成群生活,這個字形容數量眾多,不是蠍,是萬!”
“哎呀媽呀!我大天朝的文字還真是博大精深!”
“這個字真看不懂了,好像是個人,扛著啥玩意兒,這會是什麼字?”
“大家猜猜?”
“扛?”
“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