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的活動區用細竹籬笆分割開,準備一窩鵪鶉一個圈。
將鵪鶉都放了出來,結果這些鵪鶉一出籠子就直奔遮蔽所裡去了。
放完鵪鶉,李君閣在每個圈裡放了兩個粗竹短筒,一個做食槽,一個做水槽,又放了些木薯塊,麻子做食物,這才出來關上柴門。
然後將山上砍下來的兩根硬木對半剖開,放在灶臺後邊烘烤起來。
將石斛解開竹葉,檢查效果。
石斛已經固定成壓緊的彈簧狀,呈小紡錘形,這就是著名的“楓鬥”。
阿音這兩天勞累,加上昨天兩次緊張,回到家睡得舒服,不知不覺就睡過頭了。
等她起來,見工棚後面又多了一個棚子,說道:“呀,二皮那是養鵪鶉的地方?”
李君閣正在拿麻線用芒硝浸泡,然後晾起來,見她起床笑道:“辛苦了阿音,說是出去玩,結果也挺辛苦。”
阿音來到他身後抱著他的腰,紅著臉說道:“你是在笑話我睡懶覺……”
李君閣笑道:“哪能呢,這裡我大致收拾得差不多了,現在也沒什麼事情,走,去挑點腐殖土,我們把花養起來。”
跟著旺財叔淫浸了這麼久,養蘭花現在對李君閣來說也不是事兒了。和阿音一起,從後山上挑來一挑腐殖土,編了四個粗糙的竹篾方框,將四株帶苞的蘭花種了進去,澆了些水,就算齊活。
幹完這些,李君閣將小竹幾小椅子小爐子搬出來擺好,對阿音說道:“來,一起玩。”
阿音過來坐好,說道:“玩什麼?下棋嗎?”
李君閣笑道:“做蠟燭!”
將爐子升上碳火,待到火起來後堵上爐門,將已經凝固的蜂臘從水缸裡取出,那麻布擦幹後,放一個陶碗裡熬上。
又將芒硝水浸泡後再晾幹的麻線取過來。
取來兩根內徑合適的小竹管,鋸下帶節的一段剖開,拿抹布擦幹淨內膛,這就是兩半蠟模。
這個阿音一看就明白,待臘熬化後將蜂蠟用勺子舀進去,然後截下一段的麻線貼在中間,再澆上另一半竹管,最後趁新澆的一半還沒凝固的時候,將帶麻線的那一半壓上去,放到一邊凝固即可。
最後將竹管剖開剝掉,一根黃色的蠟燭就擺在了面前。
雖然是一樁小手工,但是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臘澆的速度太慢,凝固就會不均勻,蠟會分層,最好的辦法就是竹筒合攏之後,用麻線纏上幾處地方,再放火上來回烤一烤。
又比如蠟液有張力,澆不滿會有下凹,澆太滿又會上凸,最好就是一凹配一凸,才能嚴絲合縫。
但是這樣又會造成燭芯偏芯,老問題一去,新問題又來了。
不過兩人都當是在玩耍,慢慢在實踐中摸索經驗,就這樣在相互取笑打鬧中,輕松愉快的將手工完成了。
兩人一邊做一邊聊天。
阿音說道:“二皮,還剩下這麼多天,我們做點啥?”
李君閣笑道:“那要做的還多,不過都不是體力活了,我們把生活過得精緻一些也好啊。”
阿音歪著腦袋想了半天,說道:“想不出來,什麼樣的生活才精緻?”
李君閣說道:“隨便舉點例子啊……對了,是不是可以用麻布做兩個吊床?到時候往椰子樹下一掛,再往上面一躺,吹著海風喝椰子汁,怎麼樣?”
“是不是可以做一個竹筏,沒事去湖上逛逛?湖邊好多鳥,好多都是那種花裡胡哨的,看不夠啊……”
“再比如,做兩個精緻的茶壺,一個給你泡果茶,一個給我泡石斛,放一盤餅幹在旁邊,喝茶下棋,舒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