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牛叉。
將表現最好的一支竹箭取回來,這娃沒有慌著改造箭只,反而是摸出了一個陶罐。
裡邊都是一些按標準尺寸截下來的一些小泥丸,相當小,都是先擀出薄泥板,按長寬高都是兩毫米的切開,用手蘸椰油搓成後燒制的。
然後又摸出一個小天枰,開始給竹棍稱重。
稱好後,將泥球用紙包成一個小包,這就是標準箭重。
然後跑去打磨箭頭去了。
這就又倒退會新石器時代去了,燧石的加工很傷腦筋的。
在腿上墊上兩層麻布,那一根圓頭的軟木棒,將一片燧石放在腿上,敲擊燧石片的邊緣,燧石片上會剝落下來一些薄薄的石片,整個石片最後會被敲擊成截面呈菱形的石尖。
翻來覆去敲擊了一下午,李君閣得到了六隻石箭頭。
這樣的箭頭明顯是配不上這樣的弓的,於是李君閣就拿圓木棒頂部中心打孔,釘上一根圓頭竹釘,用這個工具將箭頭邊緣銳利的部分一點一點壓掉,得到了六根帶尖的準圓柱體。
這其實是原始人加工石器的兩種方法,擊剝法和壓剝法。
然後拿過砂石來打磨燧石箭頭,在砂石上點幾滴水,磨上幾下,砂石上的漿子就出來了。
然後就利用這些漿子打磨箭頭,漿子快幹的時候,就往上面滴幾滴水,保持漿子呈稀泥漿的狀態。
漿子裡帶有大量的砂石和燧石小顆粒,夾在燧石和磨刀石中間,摩擦中會帶走大量的燧石表層,這就是磨刀的訣竅。
剛開始動作要輕緩,等到將燧石打磨成大致的圓錐型後,才慢慢加力,以免燧石裂開。
這個也是功夫活,整整一天,李君閣也就才得到三個大小一致的子彈型箭頭。
箭頭前段四厘米,是工整的子彈型,最粗的地方與竹棍直徑相符,後端五厘米,是一個尖釘的形狀,沒有打磨,並不工整。
看著手裡三支箭頭,李君閣對著阿音搖頭嘆氣:“該跟石頭叔學兩手的,聽說玉工拿繩子和沙子就能得到規整的玉器……”
阿音對李君閣說道:“你還想把李家溝人的本事都學完?篾匠叔,石頭叔,小石頭,旺財叔,阿沖叔,外公,奶奶,就連涵秋跟許老大也能算裡面,哪一個不是淫浸一輩子在裡面?他們的手藝,可都是時間堆積出來的。”
李君閣一想還真是,於是也不糾結了:“得,勉強配得上我的朱羽就行。”
阿音一臉莫名其妙:“朱羽又是什麼鬼?”
李君閣拍了拍迎面鮮紅色的木弓:“這個啊,剛取的名字。看兩個鮮紅的翅膀,這名頭響不響亮?”
阿音說到:“你這是有取名癖!‘赤珠’,‘五溪蠻’,‘小蠻’,‘烏金血’,‘赤玉芙蓉’,現在還多了個朱羽……”
李君閣一手拎著一個箭頭放嘴邊:“何止,還有玄牙……”
阿音手扶腦門哭笑不得:“好吧,你贏了,你贏不完了……”
吃過飯,阿音對李君閣說道:“二皮,麻織得差不多了……”
李君閣笑道:“這轉眼都快三十天了,我們的儲備足以生活接下來的日子了,你就放輕松的休息吧……”
阿音笑道:“可不敢有那命!”
李君閣說道:“要不這樣,你做點女紅吧,新房子眼看就要完工了,新房子的窗簾,桌布,枕頭,都可以做起來啊,對了,還有旅行包……”
阿音都笑得不行了:“旅行包拿來幹啥?”
李君閣說道:“這島子我們都還沒有認真探查過呢,等我的箭術練好,我們就去跑跑山,來個環島兩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