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四百零三章遊客接待開始了
李君閣說完,繼續解釋道:“其實這也是患得患失之心的表現。”
“村改造的資金從何而來?主要是來自千畝梯田栽種烏金血米的的收益。”
“畝産千斤,單畝收益近十萬,相比鄉親們幾百一畝的承包費,這本身就是殘民背德之舉。是利用鄉親們見識不豐,巧取豪奪。”
“我與鄉親們的區別,僅僅是能預期到這部分收益而已,也就是夫子話裡的‘知及之’了。”
“事有經權,鄉親們帶不動的時候,我只能採取這樣的方式來啟發他們。但這並不意味著,所得的這部分利益,就應該由我李君閣心安理得地享用!”
“雖然法理上說得過去,但我李家溝信奉的是儒家思想,首論誅心!”
“這是法學概念上的合理,卻是儒學概念上的犯罪!”
“我本來就不是一個生意人,所以我對資産的概念,和去年不來盤鰲鄉收荔枝的那些商人有區別。我認為我的資産,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李家溝和盤鰲鄉的鄉情與人心。”
“這部分資産並不虛無空洞,它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去年我剛回鄉買完船,資金已經不足,支付了盤鰲鄉那邊的預付款後,一分錢都沒剩下。”
“李家溝的鄉親們,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說,對我無限信任,將自家一年的收成託付給我,才讓我做完去年那單荔枝生意。”
“後來替苗寨拉通了溜索,他們又回報了我什麼呢?烏金血米,九裡香,六棟木樓。”
“有了去年的積累,才有了今年的氣象。”
“今年我本來已經留足了資金,結果盤鰲鄉和甘棠故徑旅遊專案一起來,又是捉襟見肘。”
“李家溝的鄉親們,還是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讓我繼續刷臉。石頭叔王敏材,將自己的三百多萬雕琢硯臺的收益都交到我手裡,還怕我不收,只說是自己拿著那麼多錢心裡發慌。這些都是無形資産轉化為有形資産的表現。”
“我李君閣一介小子,無德無能。可以說,我的事業,都是在鄉親們的大力支援下蓬來的。”
“可是鄉親們只是淳樸,只是善良,或許見識不豐,但絕不是傻。”
“他們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一邊放著經濟利益,一邊放著鄉情親情。不是說鄉親親情就能勝過經濟利益,但是也不能說,經濟利益就一定勝過鄉情親情!”
“這是李家溝的人心中一種微妙的平衡。”
“見賢思齊,我李君閣心裡,同樣也會有這樣一杆秤,否則就枉為李家溝人!”
“如果我把經濟利益看得比鄉情親情還重,把李家溝的河光山色據為己有,把鄉親們多年保護的水産資源據為己有,把甘棠故徑兩邊的房産資源據為己有,把今年烏金血米的收益據為己有,把鄉親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我李君閣應得的,那就是大大的不仁!”
“在這麼巨大的利益沖擊下,人心會不變?天枰的一頭猛然加碼,這天枰還平衡得了?”
“如果我那樣做了,我的有形資産並不會出現明顯的升值,只是將資金收益換成了大批不動産而已,接下來怎麼經營,怎麼賺錢,其中的辛勞苦惱會數不勝數。”
“而我最重要的那部分資産,盤鰲鄉和李家溝的人心,會出現大幅度的貶值,甚至可能會淪為負資産,達到影響有形資産的程度。鄉親們隨便在我田間地頭房前屋後使點花樣,那就是哭瞎的節奏。”
“這便是‘仁不能守’了,到時候不光怎麼得來的怎麼還回去,甚至我一家人都在村子裡都抬不起頭來,哪裡還會是現在這樣一番光景?”
“我李君閣不是聖人,同樣會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經過三思而後行的。”
“存財失人,人財兩失;存人失財,人財兩得。我經常跟阿音梁丫頭她們說,在李家溝這樣的地方施政,必須如此啊……”
田書記一拍大腿:“果然精妙!受教了。今天能聽到你這番話,就算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