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煮法在夾川土話裡叫“夯”,因此在部分鄉村湯圓又被稱為“夯粑”。
只見奶奶將白色的湯圓沉在鍋底,隨著小火的持續,慢慢的湯圓開始往水面上浮起來,最後全部浮在水面,一個個挨著形成白茫茫一片,這時湯圓就徹底熟了。
被小火夯熟的湯圓,湯水清澈不渾,形狀完好不破。
如果是大火煮湯圓,一般情況下,湯圓邊皮都會化掉一部分在湯裡,從而水是渾而不清的,如果湯圓被煮成一塊一塊的破皮,裡面的餡心流出於湯內,那就不是好兆頭了。
就聽奶奶驚喜地喊道:“哎喲元寶紅了!”
大家都過來看,真的耶!果然有一些湯圓變成了粉紅的顏色。
這下奶奶開心了,這可是大大的喜慶之兆,預示新的一年家裡還會喜事連連,好運多多。
趕緊趕緊,挑出幾個粉紅皮的湯圓裝成一碗,先端去敬神,同樣還是昨天的套路,一碗湯圓加上香燭錢紙,分別敬過天地、家神、灶神、四官財神,然後才開始開動。
李君閣將一碗碗湯圓端給眾人,對黑白棕和倆妹崽笑道:“可要注意喲,小心端碗,別掉筷子,別把湯圓掉地上,不然的話,嗯嗯,你們懂的……”
五個老外都乖乖地直點頭,我們懂的我們懂的,忌諱嘛!
等到湯圓填進嘴裡,那就更是隻會點頭了,又甜又香,實在太好吃了!
不一會就聽芋頭興奮地喊道:“oh!igottaain!”
就見五個老外一起端著碗又笑又跳,就跟中了五百萬的彩票似的。
李君閣對阿音笑道:“老外真是挺可愛的嘛,你看y,就跟她們自己吃到了似的!”
一頓湯圓吃下來,還好,平平安安,雖然老外們手笨,卻也沒掉湯圓,沒掉筷子,沒掉碗。
不少人都吃到了硬幣,芋頭跟粽粑還說要把硬幣打個眼掛脖子上邊,這以後就是他們的幸運護身符了。
李君閣又是一腦門子黑線,轉念一想拿著國外硬幣這樣幹的中國人似乎也不少,也就懶得理會他們了。
接下來就是拜年發紅包了,在場的就倆妹崽還是小輩,這下就發財了喔!
一句新年好換一個紅包,奶奶,老伯,老嬸,老哥,老嫂,老爸,老媽,李君閣,阿音,一個紅包六百,轉眼一人進賬五千四。
這就是要發啊,還有那麼多親戚,倆妹崽喜得用雙手把紅包攤成摺扇拿著團團作揖,看得粽粑跟芋頭好眼熱。
李君閣覺得好笑,把他們倆也叫過來,和阿音每人給他們發了一個兩百的。
高興的白棕兩人連ie都喊上了。
正準備出發,白大大呆它們又跑回來了。
爸爸爸爸!嚇死寶寶們了,昨天晚上村裡噼噼啪啪的鬧了一晚上好嚇人!
沒辦法了,李君閣還得喂他們一頓,於是其他只好先行出發。
新年初一掛墳得趕早,舊時講早掛早發財,這可是不能等的。
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初一天逢十二建星的破日的話,叫逢破,農村有忌諱,逢破不宜掛墳。
這個時候掛墳就可以提前到除夕進行,避開初一破日。
當然也有不忌諱認死理的,初一破日照樣出門掛墳,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李君閣喂完豬狗,才帶著它們和阿音一起開始往大伯家後山趕。
一路上都是聽到這樣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