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於是也拉著車去地裡收玉米。
畢竟昨天已經都弄得差不多了,父子倆很快就將剩下的玉米收完,中午前就回到家裡。
老媽跟奶奶已經剝了一上午的玉米了。玉米棒子丟滿了一敞壩。
父子倆吃過飯也參與進來。邊剝邊聊天,進度倒也不慢。
奶奶問道:“今年我們家是第一家收完的吧?”
老媽說:“是的,今年我們是第一家,不過今天下午王煥邦家也該收完了。”
老爸說道:“今天就先這樣了,等明天拉去打穀場上曬,么娃你查下最近幾天天氣。”
李君閣摸出手機看了看說道:“還不錯幾天都是晴天。”
奶奶說道:“那明天記得帶點野豬肉,順便給四爺爺送去。”
邊聊邊剝,好歹在天黑前把活幹完了。
躺在床上,李君閣這才想起去空間裡看看。
大地上那片竹林沒有什麼驚喜,一切還是那樣。
小島上的荔枝樹都有一人多高了,長得不錯,不過十年樹木,實生的荔枝那確實得十來年才能掛果,就算有空間神器,一切順利,那也還得等一個多星期。
不過荔枝是長壽果樹,幾百年上千年的荔枝樹都還有結果的記載,那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白茶樹生長緩慢,幾十年的白茶樹才碗口粗細的比比皆是,所以只是長高了一些,變化也不大。
反倒是最揪心的蘭草叫人驚喜。
幾株蘭草因為進來得不是時候,花期已經過去了,因此看不到花變成了什麼模樣,不過葉子的變化比較大,從金邊變成了素邊,變成了略帶透明的白色,旁邊又發出了一支芽頭,根系也更加發達。
“要是給蘭草澆點靈泉水,會是什麼效果?”李君閣有點好奇。
想到就做,李君閣小心地用意識將蘭草分成兩份。一份三株,一份三株帶一個芽頭。
在帶芽頭的那份上澆了一些靈泉水,另一份沒有澆。
從空間出來,李君閣給自己上了個鬧鐘,準備明天上午十點過來看看變化,順便看看能出花不。
第二天四點過,父子倆就起來了,將地上的玉米收拾到麻袋裡,往曬谷場上拉。
到了曬谷場上,鋪好七八張大竹蓆,將玉米棒子攤在上面擺好。
中間不斷有村民路過。
“喲,思齊你家今年是第一個曬苞谷的呢。這是皮娃吧,哎喲這都好幾年沒有看到了。”
“是啊是啊,今年么娃回來了,種得又不多,所以收得快。”
……這是跟老爸比較熟悉的。
“咦,皮娃你家今年苞谷收得好早,對了,聽說昨天你打了一頭大野豬?”
……這是訊息靈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