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拴這裡吃草唄,不會有人偷的~”
高鶴這時候卻道:
“叔叔,我想起來,我們還是早點過去吧,說是遲了的話人就走了,不如咱們就在這裡隨便吃點吧,您看如何?”
崔放便跟那大媽道:
“煩勞大嬸兒,給我們拿點水和幾個饃饃來吧~”
石鵬這時掏出了一兩銀子遞了過去,那大媽眉開眼笑的接過銀子而後便往村子裡頭去了。
崔放高鶴石鵬這時便走向了坐著的人群,白露她們見狀也走了過來,有人起身說要回家做飯便離開了,這等於給讓出了地兒,待高鶴等人坐下後,就有喜歡聊天的大媽們開始問東問西起來。
抽旱煙的那位大爺一直默不作聲,高鶴也不說話,基本都是崔放和白露來作答,也沒什麼明顯前言不搭後語的情況出現,崔放還瞅著空子反問了他們一些話。
比如,村子靠什麼生活,怎麼看不到年輕人之類的,那些大媽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的又快又鬧哄哄的,到最後高鶴他們也聽不不清楚到底是什麼。
這時日頭到了頭頂,大槐樹下的人更少了,那剛才收了銀子的大媽終於回了來,給他們帶了一罐子熱水,還有幾只茶碗,另外還有一藍字熱乎乎的白麵饅頭。
白麵饅頭雖說不至於多麼貴重,然而絕對是非常好的主食了,剛才石鵬給的一兩銀子肯定是夠的,但這大媽這麼快就拿來,一定不是先和的面,而是家中早有備用的,可見這家人生活確實十分富足。
高鶴等人慢慢的吃著,那抽煙的老漢終於開口了:
“你們去投奔的是正縣的親戚,姓個啥啊?”
崔放笑道:
“姓鄭。”
正縣的縣丞就叫鄭策,這是路上就說好的,沒想到老漢道:
“這位老爺說的,不會是鄭縣丞吧?”
崔放不由道:
“老大爺您認識?”
那老漢道:
“我大娃兒在縣裡頭做捕快咧,叫朱家華,”
說著還道,
“我這正想給他帶點東西,不知道能不能煩勞幾位幫我捎帶過去咧?”
崔放當然答應了,那老漢便叫來個小男孩,估摸是他孫子,道:“小海子回去做飯咧~”
然後起身,準備走時又客氣的讓崔放等人稍等,才拉著那個小男孩一步一步的離開了。
高鶴等人在樹下等了好一會兒,老漢才挎著個籃子回來了,到跟前放下籃子,從裡面拿出一隻罐子,道:
“這是我大娃兒給我帶的蜜,我泡了點水各位嘗嘗,”
說著給各只茶碗都斟上了,蜜可不是普通山民吃的起的,不過若是做捕快的弄到點好東西,送給老爹倒也正常。
看那老漢一臉招待貴客的樸實,高鶴幾人都以為他是發現自己一行是縣丞的親戚,估摸是為了兒子才忽然如此熱忱的,於是都不好推辭的喝了。
然後老漢才拿出裡面的布包,開啟一看,內裡是一些土特産,譬如幹香菇、臘肉什麼的,老漢還在那裡殷殷叮囑,原來籃子裡還有一些雞蛋,都是他攢的,希望他們帶去的時候別弄爛了。
這完全是一副慈父的拳拳之心了,令人動容,老漢說完,又給他們斟了蜜水,罐子很大,蜜水很甜,都體現了山裡人的實在真誠,各人自然不好推卻。
可就在此時,眾人裡身體最弱的白露,就忽然一陣天旋地轉,倒在最旁邊的高鶴懷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