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白露一行人,送完饃饃後便回了家,元旦往往廟裡會比較熱鬧,有那注重的,會等在門口搶那第一注香,討個吉利。
不過白露董源都不好這口,是以全幫著穎娘來蒸棗山大擺蒸饃,弄好後送給左鄰右舍,待吃完午飯後便分成幾隊,出去溜街。
白露跟著衛漁、毛彪,其餘人一隊,董源穎娘一隊,看到街上走過一隊迎喜神的,趕著馬牛驢騾,木盤裡裝著各種品字形的祭物。
穎娘沒見過這個,好奇的緊,眾人便陪著一同跟了上去,走了好久,到城邊的曠野,領頭人取出祭物擺供,然後用手壘出三個小土堆。
董源還細細講解道:
“中間代表天神,左邊代表地神,右邊代表喜神。”
只見領頭人還在各土堆上插三炷香,又燒紙三張,再放了一掛鞭炮,跟來的眾人三跪九拜,家畜則松開韁繩,任其撒歡奔跑。
忽然領頭人放開嗓子嚎了一聲,也聽不懂唱的什麼,反正極其嘹亮,後面的人跟著嚎叫起來,細聽過去,像是唱歌,可又像單純的扯叫。
反正場面十分亂糟糟,可又看的特別喜慶,好在他們都圍好了繩索,不至於讓牲畜真的跑遠,穎娘看了笑個不停,眾人不由也跟著樂起來,也沒看到最後,便一道回去了。
街上有些吃食鋪面開著,他們便吃點零嘴,南北街並不長,也沒啥好逛的,倒是穎娘,看到剪紙,覺得好看又買了一堆,董源納悶道:
“都過了除夕,還貼什麼?”
穎娘嗔道:
“我就是覺得好看,不能貼啊~”
董源摸摸鼻子,道了句“能、能,你喜歡就好,”,轉眼看到賣糖人的,問了一句:
“那你這個喜歡不?”
穎娘白了他一眼道:
“你是想說我幼稚吧?”
“哪裡的話,你想太多,就是單純問問~”
董源叫苦不疊,穎娘抿嘴笑道:
“那你怎麼不問我喜歡不喜歡醉月樓啊?”
董源無奈道:
“那我去不起,不過你要是真喜歡,我倒是也能努力一把……”
穎娘終於憋不住噗嗤樂了:
“算了,醉月樓也就葷菜多,還不如露丫頭做的花饃漂亮呢,不如你以後學學花饃,那個我最喜歡~”
董源看她眉飛色舞的,笑道:
“好,你既然說了我就試試吧。”
走在前面的春草小聲對白露道:
“真看不出來董殿丞如此好說話,連花饃都要學了!”
白露掩嘴笑道:
“莫非我叔父看著很不好說話嗎?”
春草道:
“那倒不是,只是我從小長在舅舅家,漢子們可從來不願學花饃呢,可見讀書人就是不一樣!”
白露哭笑不得,沒法跟她解釋,只是董源與眾不同而已,從小聽多了他的高談闊論,也見怪不怪了,說起來,與之交好的父親,也不可能做到這般灑脫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