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一想,回去時便將欠條交給董源保管,對方仔細看完內容便問:
“這邱氏是誰?”
董源不住在村裡,自然不曉得,白露便寫道:
“是村裡丁家的寡婦,繡活兒很好。”
董源撚胡默聲,片刻後笑道:
“有手藝就能還,大侄女,你又能賺一筆了~”
白露寫道:
“她剛死丈夫還帶著個幼兒,很可憐,我也暫不缺錢,我怕娘去鬧壞了鄉鄰之情,才請您保管。”
董源沉思一番,忽而一拍大腿道:
“大侄女,你也該有福報了,咱們還是要去找她,不過不是讓還錢,還是讓她收你為徒!”
學刺繡?
隴東的女子多少都會點,畢竟此地可種桑,那就可紡布,是以刺繡也很普及。
平日裡也好繡個鞋墊、枕頭什麼,逢年過節繡個絀絀,一來為顯賢惠,好找婆家,二來,手藝好的還可以貼補家用。
但傅家早期是小地主,傅老太太倒是會,但傅家就一個寶貝女兒,傅氏不願學也不強求,現在自然沒人教白露了。
此刻聽董源提起,白露怔了怔,寫道:
“聽說她手藝確實很好,但畢竟是謀生的手藝,未必願教吧?”
董源笑道:
“你父親幫過她,那她還能完全不顧情面?再說了,哪怕不教絕活兒,教你點入門,能秀出個枕頭、鞋墊什麼也不錯啊!”
白露知道董叔是好心,只是能讓縣太爺薦去知府家裡,想來邱氏不僅手藝絕佳,人也是個幹練的。
她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
上輩子確定成啞巴後,董源也曾想過讓白露去學個手藝,如此好講親,退一步說嫁不出去也能養活自己。
本是好事,可她傻乎乎的道給傅氏聽,結果不僅討一頓打,傅氏還跑來祖陵大鬧,說董源想老牛吃嫩草不安好心,讓人難堪極了。
幸好是在山上,傳不到鎮子村子裡,否則,白露恐怕當時就要以死保清白,只是日後為免董源再遭汙衊,她再也不敢來了。
從那以後至死都沒再見過董大叔,等她遭傅氏傅霜逼迫時,自然也無人搭救了。
這回她學了聰明,立即對董源寫道:
“就聽您的,不過,我若去的話,該怎麼說才合適呢?”
董源一聽便笑了:
“你也說了她現在困難,你就先去要賬,她必要講情,你就假裝看到她的手藝,說很仰慕,想拜她為師,這債就做束脩了。”
白露還是頭一次做這事,心裡沒底道:
“若她不肯呢?”
董源對小丫頭的怯懦倍感無奈,但還是耐心教道:
“什麼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你得有耐心,也要有毅力,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她一開始若不願意,你就一直說好話,說你並不是脅迫她,是確實想拜她為師。”
白露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董源反正閑來無事,就一一跟她講解,最後拿了本書給她道:
“你從小啟蒙,除三百千千弟子規,外加增廣賢文幼學瓊林詩詞歌賦之類,因是女孩兒,伯廣只教你讀那女戒、女訓,雖比一般人好些,但實在迂腐,尤其那女戒,簡直惡心至極,不如以後多看看這種書,也算長點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