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天的沉澱,學生們雖然還是暗地裡對蟈蟈自殺的事議論紛紛,但明面上並沒有人敢對此事作出任何公開的評論。
這件事,似乎是要告一段落了。
經過了星期一、星期二兩天的忙亂,南川中學也終於是慢慢的重新步入正軌了。
到了這周的星期五下午,因為是有自習課,常雄偉就給初二一班的學生們開了一個班會。
其實常雄偉很早就想開這個班會了,只不過是這幾天事情太多,再加上常雄偉心情也不太好,所以就一直拖到了星期五。
作為蟈蟈的班主任,常雄偉可謂是教師中被人們非議最多的人。但面對這些非議,常雄偉想不出如何去答對,他也不想去答對,甚至常雄偉覺得這些對他的非議都是他“罪有應得”。
因為劉星宇和張揚的事,常雄偉和校長肖啟文也鬧僵了,這也是一件讓常雄偉感到遺憾甚至是難過的事,因此常雄偉這幾天的心情確實很不好。
在開班會的時候,常雄偉說了很多,但他主要是在自我檢討,除了說了幾句校長肖啟文,他並沒有去批評任何人,包括劉星宇和張揚。
另外,常雄偉又百般強調學生們要好好學習,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修養。常雄偉這時說話的口吻,就像是一個苦口婆心、喋喋不休的老奶奶——這與他平時“慷慨激昂”的說話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似乎他再不說這些話,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對於常雄偉這種略微的反常表現,很多同學其實都注意到了。但鑑於學校近期發生的這些事情,學生們便也沒有多想。
在這次班會快要結束的時候,常雄偉突然提出要給班裡的學生教一首歌,這首歌就是由李叔同作詞的《送別》。作為一首經典老歌,《送別》這首歌被傳唱了幾十年了,卻還是經久不衰。
因為是從小就哼唱,所以班裡的學生幾乎都會唱《送別》這首歌,因此學生們對常雄偉要教一首大家都會唱的歌而感到困惑。
然而當這首歌的歌聲在教室裡響起來的時候,所有人一時間便都明白了常雄偉的良苦用心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常雄偉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都已經瞭解到了,那就是常雄偉其實不是在教大家這首歌,而是要用這首歌來送別蟈蟈。
蟈蟈雖然在班裡的學習成績不太好,而且平時幾乎也沒有什麼存在感,但他畢竟是一個人,一個曾經活生生的人。而此時蟈蟈已經離去,這也才使得所有人一下子又重視起蟈蟈來。
人們都在回想有關蟈蟈的所有事情,這裡面有酸甜苦辣鹹,也有喜怒哀樂悲。想著想著,大家的情緒就上來了,每個都開始變得有些哀傷。
因此明白了常雄偉唱《送別》這首歌的用意之後,所有學生的心情頓時也都變得傷感起來。唱著唱著,有不少學生就啜泣了起來——尤其是女同學們,很多都是淚流滿面。
而常雄偉作為班主任,同時作為一個成年人,他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也是雙眼通紅,差點也哭了出來。
正唱著這首歌,下課鈴突然響了。但所有學生都很自覺的坐著不動,他們堅持把這首歌唱完了,而且唱了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