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柳依依對她媽媽的種種關心,自然也是十分感動,但同時她也感到有些愧疚,那就是她並沒對媽媽說實話。
然而柳依依這樣做也是有苦衷的,並不是她有意想隱瞞什麼,而是初中生談戀愛這件事,在很多家長眼裡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
王雪芸就曾不止一次的、明確的跟柳依依說過,不允許柳依依在上初中時談戀愛,要談也要等到她上了大學之後。
有鑑於此,柳依依自然不能和王雪芸說她和楊林楓的事,不僅不能說,而且要極力隱瞞。
甚至是,如果有一天王雪芸知道了柳依依和楊林楓的“戀情”,那柳依依也會毫不猶豫的“抵賴”。
這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無奈,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當然了,對於初中生談戀愛的事,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態度。比如楊林楓的父親楊樹森,他後來也知道了楊林楓在學校談戀愛的事,但他的反應就沒有王雪芸那麼大。
楊樹森雖然不至於說支援楊林楓談戀愛,但他也不堅決反對,而是持一種包容的態度。
但王雪芸就不同了,她認為在戀愛雙方里,女孩子總是弱勢的一方,稍有不慎就會吃虧。在她看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所有對異性非同尋常的感情都屬於是早戀,而女孩子則更容易在戀愛中受到傷害,因此她才會明確地禁止柳依依談戀愛。
有的家長不禁止自己的孩子早戀,他們的孩子們也照樣健康成長,並沒有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管的很嚴,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結果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反而還出了事。
很多事情難以簡單地用對錯來衡量,因為很多事情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雙項選擇題。用二分法來看待一個問題,很多時候都有其侷限性。如果不懂得變通,只是一味地死搬硬套,那就很容易出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裡面的關鍵,其實就是一個“度”的問題。所謂“事貴有度,過則不保”就是這個道理。
老不管也不行,老管著也不行。所以鬆弛有度、寬緊結合,或許才是一個比較好的態度。
老子在《道德經》裡就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他意思就是說,遇事少說話,不要過多幹涉,否則就會使自己陷入困境。
《論語》裡也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所謂中庸,指的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不是妥協,最起碼不是消極的妥協,而是一種積極的“妥協”。這裡面的關鍵之處就是,把握整體走向而忽略細枝末節。
教育孩子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茁壯成長,健康快樂。如果說的在宏大一些,就是也希望孩子在健康生活的同時,也能取得一番成就。
而青春期談戀愛,其實並不是某些家長眼裡的“洪水猛獸”。適當的異性交往,除了能促進異性彼此間的互相瞭解,以及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我想不到還有什麼很大的壞處。
有的人或許說,初中生早戀那早就不在“適當的異性交往”的範疇裡了。
沒錯,對於初中生談戀愛,或許是不適當的,但它肯定是正當的,因為“異性相吸”是人的天性。
說一千道一萬,總之還是那句話——事貴有度,過則不保。
喜歡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請大家收藏:()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