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楊林楓他們看的熱血沸騰的。這部電影和張藝謀之前的另一部電影《英雄》一樣,場面都很宏大、也很壯觀。
然而也就是這樣了,儘管電影展示的陣勢很大,當時看著也很熱血,但看了之後卻什麼也沒留下。就像很多好萊塢大片一樣,看著熱鬧,其實內容是空洞的。
說白了,這些都是商業電影,屬於是娛樂範疇內的電影了。和那些經典的電影比如《活著》、《霸王別姬》、《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名單》、《阿甘正傳》這些沒法比。
看完了《滿城盡帶黃金甲》,楊林楓他們又選了一陣,最後決定看《千機變》。這部電影由鄭伊健、鍾欣桐主演,裡面還有陳冠希、黃秋生,甚至成龍大哥也來打了一把醬油。
這部電影雖然打著殭屍片的幌子,實際它是一部動作片。說起了殭屍片,劉星宇就特別喜歡看殭屍片,他家裡也有很多殭屍片的碟片。
殭屍片作為一個獨立的電影分類,但要說最經典的,那當然還是林正英的殭屍片了。劉星宇幾乎把林正英演的殭屍片看遍了,但他還是經常反覆地看。
而楊林楓卻更喜歡看喜劇片、動作片或好萊塢大片,以及一些現實題材的電影。對於殭屍片這類的恐怖片,或者是《電鋸驚魂》、《致命彎道》、《貞子》這類電影,他其實也想看,但就是害怕的不行。
作為一個男生,楊林楓其實膽子比較小,晚上他都不敢一個人去上廁所。對於殭屍片這類的電影,他也很少看,要看也是和別人一起看,他一個人是不太可能看的。
看了殭屍片這類的恐怖電影,楊林楓就會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至於說具體是一種什麼感覺,楊林楓也不大說的上來。總之就是有一種隱隱的擔憂,擔憂電影裡的一些情節會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來。比如他害怕走夜路的時候,路邊有什麼東西突然衝出來撲向他。
實際上看了這些電影后,楊林楓當時覺得很緊張,而現實生活卻還是一如既往地進行著,並沒有因此發生什麼不同,更沒有給他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其實這就是他膽子小,害怕了、想多了。
對於鬼神這些事情,楊林楓也搞不清楚。他不太相信世界上有鬼,然而即便說是不信,但他還是打心眼兒裡害怕那些東西。
《論語》裡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說孔子從不討論鬼怪這些事情。孔子還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就是說對於鬼神,要有足夠的尊敬,然後保持距離就好。
孔子的一個學生曾經請教他關於鬼神的事,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的意思是說,人都沒能侍奉好,又怎麼能侍奉鬼呢?
孔子也不談論生死,還是那個學生請教他關於死的事,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他的意思就是說,連生也沒有搞清楚,又怎麼會知道什麼是死呢?
楊林楓的父親楊樹森也不止一次地說過
“敬神如神在,不敬也不怪。”
對於鬼神,也有的人說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綜合各方面的對於鬼神的態度和看法,楊林楓對鬼神也有他自己的一種態度。他這種態度的形成,自然受了他父親楊樹森不少的影響。
當然,他也受了孔子的不少影響——他認為孔子是一個有一說一的人。
楊林楓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有神論者,但他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無神論者。對於鬼神,他和孔子的態度一樣,那就是“敬而遠之”。
在楊林楓看來,鬼神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其形成有著深刻的歷史、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是一種綜合因素下得到的結果。
對於不同的文化,在沒有完全搞清楚的情況下,應該要有一種懷疑態度,並要多去思考其本質,不盲目的信奉,也不盲目的詆譭——即還是要對其抱有一定程度的尊重,不去妄談,但也不去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