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教室的這個人,是楊林楓的同班同學,名字叫郭國。
因為他的名字和“蟈蟈”諧音,所以大家就給他起了蟈蟈這個綽號。
蟈蟈也是住校生,因為家離學校太遠,所以一學期也不回幾次家。
蟈蟈是個老實的孩子,平時不怎麼說話,是個標準的悶葫蘆。課餘時間的他,除了偶爾去鎮上轉轉,買點生活用品,平時幾乎就在學校待著,所以常雄偉便讓他拿著教室的鑰匙。
蟈蟈是個勤快的人,平時在校的時候,就主動打掃教室衛生,擦黑板、掃地、倒垃圾……他都搶著幹。所以在選班委會的時候,蟈蟈便被選為了衛生委員。
蟈蟈這麼勤快,應該是和他的家境有關。他的家離學校很遠,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一輩子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地裡討吃食。
蟈蟈從小就幫家裡幹農活,種地、收割、放羊、打豬草……沒什麼沒幹過的,所以養成了勤快的習慣。
其實班裡的同學,除了少部分父母是出門做生意或是在村委會工作,大部分都是農民家庭,也有不少同學的父母在門外打工。
農民,總是靠苦力吃飯的。雖說國家現在不收農業稅,老百姓交了幾千年的皇糧不用交了,但現在糧食根本賣不上價,辛辛苦苦一整年也掙不來幾個錢。
蟈蟈家雖然地多,但是家裡人少。除了父母他還有一個哥哥,他哥哥叫郭田,初中還沒畢業就出門打工了。
地裡的勞動力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蟈蟈家裡的收入。
郭田和郭國不一樣,不僅不愛學習,也不愛幹農活。郭田在學校裡也是調皮搗蛋的不行,不僅經常逃學早退,還喜歡打架。
郭田只比蟈蟈大一歲,本來是同校初三的學生,剩不到一年就初中畢業了。結果有一次,他和鄰班的一個叫姜飛鵬的同學打架,一板磚把人家的頭拍破了。
姜飛鵬頭上的血“嘩嘩”往下一流,郭田也慌了,顧不上再耀武揚威,撒腳丫子就跑了。不僅跑了,而且一口氣跑到了他家裡。
那可是三十里山路啊!郭田一路上腳就沒停,即使這樣,到家也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天早就黑了。
農村人沒什麼娛樂,晚上沒事很早就睡了。
郭田父母也早就抖開鋪蓋睡覺了,冷不丁聽見有人拍門。等拉開門一看,見兒子蹲在門口直吐白沫,趕忙拉郭田到炕上躺著。
歇了半晌,郭田才緩過勁兒來。他媽媽問他吃了沒有,郭田搖了搖頭。他媽媽便和麵要給郭田擀麵條吃。
他爸在一旁問他為啥這黑天半夜的回來,今天才星期二,明天不上課啦?
郭田聽了,耷拉著腦袋,吭吭哧哧了半天,才把事情說清楚。
他爸一聽就怒了,心說老子一年到頭,風裡雨裡的從地裡刨出來那點錢供你上學,你狗日的倒好,不好好學習也就罷了,還手欠的把人家腦袋打破了!那人家能讓你?還不找你要醫藥費?
想到這裡,郭田爸再忍不住了。郭田媽正在案板上擀麵,擀麵杖被他爸一把就搶了過去,衝過去就要打郭田。
郭田媽緊攔慢攔沒攔住,結果郭田被他爸摁在地上胖揍了一頓。
打是打完了,也把郭田上學的心打沒了。自此之後,郭田再沒去過學校。他爸打著讓他去他也不去,郭田是鐵了心不想上學了。
沒辦法,郭田爸也只好隨他去了。在家裡混吃混喝待了兩個月,郭田便到省城西安投靠他叔叔去了。聽說是在工地上搬磚,每個月掙的錢自己花都不夠。
郭田是走了,可蟈蟈還在,事情還沒算完。
那個被郭田打破了頭的姜鵬飛倒還好,姜飛鵬他爸卻來學校鬧事。
這姜飛鵬的父親叫姜大彪,不僅人長的五大三粗,而且有點二桿子,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