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如今想來,還是吾行事魯莽了。只因吾呈一時之意氣,不肯撤往南州城,致使這許多熱血男兒都喪命於龍泉關裡,更令整個皇朝有根基不穩之虞。此戰若有失,吾之罪責不小。”
太子遠眺關城中硝煙瀰漫、戰火處處、喊殺聲震天的殺戮場,不禁憂傷地自責道。
“紹基弟何出此言!你貴為一國之太子,為了國戰尚且不惜此身,天下誰人能說你半個不字?任何人、任何時候為了抵禦外辱而身隕,他都是國之英雄,為天下人所欽服!”
小賢王李欽儒溫聲安慰道。
此刻護駕太子身畔的,僅剩下李欽儒一人了。因姜人的攻勢太過兇猛,聯軍一方抵敵不住,太子、小賢王近身的衛士都被抽走了,連車折柳這個太子近衛的都統也頂到前方與姜人拼殺去了。
太子畢竟年幼,憂思了一會,突發奇想道,“王兄你說,若此時星辰兄也在這龍泉關裡,我方還會連連敗退嗎?”
李欽儒聞言沉思了一陣,認真答道,“以星辰弟的戰力,咱們這座高樓的局勢當能緩和許多,決不會如此窘迫。但對於整個龍泉關大戰而言,只怕是……星辰弟固然天縱之才,畢竟修為還有限,遇上大上師了他也無能為力的……唉,若是再往後數年,莫說星辰弟了,便是愚兄也不會怕了姜人。”
“我總覺得,若是星辰兄身在龍泉關之中,或者此戰的結局會另有不同。”
李紹基尋思一會,道:“我觀星辰兄往往能為人所不能為之事。唉,不知他此刻身在何處?”
李欽儒、李紹基兄弟兩個縱然不懼身死,但當這生死交加的大關口時,也難免意氣消沉、心事重重。
不知過了多久,龍泉關內的喊殺聲漸漸弱了下去。
兄弟二人對望一眼,心中想的都是:莫非敗局已定、該輪到我們兄弟親自上陣與姜人廝殺之時了?
正驚疑間,忽聽得外面有破空之聲。
李欽儒心頭一緊,提劍護在太子身前。太子也執劍在手。
兩道身影破窗飛入,未及落地,其中一人便大聲稟報道,“恭喜太子殿下,咱們的援軍到了!”
太子聞言大喜道:“王兄,莫非張侯爺還伏有後手?又或者是南州城過來的援軍打進來了?”
李欽儒疑惑地搖頭,問道:“是何方的援軍?車都統何在?”
兩名羽林衛一問三不知,說道是車折柳派他二人先來稟報訊息的,至於車折柳本人此時還被兩名上師纏住了惡鬥,脫身不得。
太子側耳傾聽了一會,疑惑道:“若是援軍到了,關城中爭鬥會激烈起來,廝殺聲該當更大一些,為何卻漸漸弱下去了?”
李欽儒搖頭道:“以愚兄所知,無論得勝侯還是天月門、南州四家,都未曾伏下奇兵,我也不知這路援軍……慢著!”
說到此處,李欽儒心頭一動,吩咐道,“你二人速去車都統身邊,令軍中大喊“援軍至矣”!”
兩名羽林衛聽了一愣,但這二人也不笨,當即便明白了,興沖沖地領命而去。篳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