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陳平安走出機場的時候,立刻被熱情似火的記者們團團圍住。此番他導演的《神話之城》,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訊息傳回香港,被《東方日報》率先報道出來後,點燃了整個香港的熱情。
有史以來,還沒有一個香港人,能夠在代表美國電影最高榮譽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手捧小金人,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發表獲獎感言。
雖然前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吳漢憑借《戰火屠城》榮獲最佳男配角,成為最近幾十年來,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項的東方人,但他是柬埔寨籍華裔,而陳平安是香港人!
沒錯,陳平安的確有美國國籍,但他也有香港身份證,而且他在香港起步,事業的重心也在香港。因此哪怕他在美國生活了近二十年,在香港不過才兩三年,但絕大多數港人都將他視為香港人。
這次奧斯卡頒獎禮,他為香港電影爭得了榮譽,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香港人,認識了香港電影。
雖然時下的香港人,更鐘情於港片,對好萊塢大片興趣缺失,但美國電影的強大有目共睹。八十年代初那批掀起港片革新的新.浪潮導演,幾乎都是從美國留學歸來。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幾乎全部出自好萊塢。
而今年,一個香港人,毫無徵兆的登上了好萊塢電影最高榮譽殿堂,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大獎,對所有香港人來說。這都是一份光榮,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陳平安趕赴美國之前。和大部分香港媒體鬧得不愉快,《黃飛鴻》開機的時候。甚至遭到眾多媒體聯合抵制、看衰。但這次他從載譽而歸,所有媒體記者彷彿同時忘記了先前的不愉快,用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將陳平安淹沒在他們的熱情中。
誰要是這時候還抵制陳平安……不但是最大的傻子,恐怕連飯碗都保不住!
沒看見《東方日報》最先爆出陳平安獲獎的獨家新聞後,當天的報紙有賣瘋了嗎!
沒看見《星島日報》派出多名記者,早早就守候在候機大廳嗎?
沒看見其他同行,早就得到主編耳提面命,一個個鼓足幹勁出現在這裡嗎?
這個時候。誰還會在乎曾經的默契。誰家報紙明天要是沒有刊登有關陳平安的採訪,保證銷量跌得哭死老闆!
況且就算他們聯合抵制,還有《東方日報》和標榜操守的《東方日報》,以及不偏不倚的《明報》。有這三家數得著的報紙報道,所謂媒體對陳平安的抵制,只能用可笑來形容。
這幾天陳平安不在香港,多家報紙不約而同忽視《黃飛鴻》,可是這三家報紙天天都有報道《黃飛鴻》的相關新聞,還拿以前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作比較。勾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
陳平安心情挺好,他也不是中二少年,這種場合自然不會掃記者的興致,對於記者的問題。幾乎是有問必答。他的回答中規中矩,沒有出格的地方,也不是毫無新聞價值。
直至最後一個問題。終於引起一片嘩然。
“陳先生,你作為第一個捧起奧斯卡獎杯的香港人。此時此刻你有何感想,有什麼想要跟香港市民分享的嗎?”
“呵呵。我覺得吧,應該是第一個捧起奧斯卡獎杯的中國人,更加合適。對嗎?”
對於九七香港回歸,並非所有香港人都看好回歸後香港的前景,目前依舊有人在辦理移民、轉移財産。除了左派人士透過輿論陣地正面先傳回歸,很少有人會主動將“香港人”這個稱呼歸納在“中國人”的範疇內。
但陳平安這麼做了,特意強調,而且還是當著香港幾乎所有媒體的面,說出中國人這三個字……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從他口中說出這三個字,意義不同。
今天來採訪他的記者,也有來自左派媒體的,例如《大公報》、《文彙報》、《香港商報》、《香港經濟導報》這四家被香港市民稱為“四大左報”的報社,都有記者趕來採訪。
聽到陳平安特意糾正《成報》記者,將“香港人”改為“中國人”,左派報紙的記者眼中紛紛閃過一抹亮光。
回歸在即,香港各界名流的政治態度,對於內地來說非常重要。陳平安的這句話,或許可以算是他首次在公眾面前展現自己的政治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