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他們總編是他二舅。”
“哦,原來如此啊。”
別出心裁的亮相,令眾多出席首映禮的電影人嘆服。楊授成也沒想到,一場首映式居然能搞出這麼多花樣。難怪每次黑馬國際的首映式,放在可容納上千人的太平戲院舉辦,不但場場爆滿,而且還有許多人高價求票。
晚上八點整,太平戲院燈光暗下,戲院內鴉雀無聲,只留下前面的大熒幕閃爍著光芒。
黑馬國際標誌性的片頭動畫過後,畫面一轉,變得昏暗。
深夜,蘭若寺外寒風凜冽枯葉飄零,一派蕭蕭肅殺之景。幽冷的色調中,幾尊佛門雕像雖看不清面貌,可是從外形來看也當是金剛怒目,而非菩薩低眉。
陳家班成員張展朋飾演的書生夜宿蘭若寺,正在挑燈也讀,微風吹起處,女鬼現身……
講述起來極其恐怖的一個畫面,在《倩女幽魂》中,卻處理得如仙境一般美妙空靈:音樂細碎幽遠,一個溫柔的女聲百轉千回地吟唱,黑暗中輕紗舞動,長發白衣的美女飄然而至……
短短幾個鏡頭就造足氣氛,王組賢一亮相,便豔動八方。
她動作輕柔,緩緩拉動輕紗。輕紗帶倒了燈籠,調入水中熄滅,預示著書生的命運,然則書生毫無察覺,被美色所誘,一步步向著死亡靠近。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許多男觀眾心中暗道,如果換成是我,只怕明知會死,也不會拒絕吧。女觀眾則感嘆王組賢表現出了輕靈柔美,以前沒覺得她有這麼漂亮啊。
蘭若寺片段,以書生的死告終。畫面一轉,幾個簡短的音符過後,張國容的歌聲響起:“人生路,美夢似路長……”同時一個遠景交代,陳平安飾演的羞澀怯懦鮮嫩小書生出爐。
在張國容演唱的主題曲《倩女幽魂》的歌聲中,陳平安飾演的寧採臣在荒野中一路走來,他的聲音和步伐都朝氣蓬勃,充滿了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天真自信。
寧採臣一出場就晦氣連連,禍事不斷。
他吃饅頭,饅頭硌牙;砸饅頭,砸壞了石頭;踢饅頭,踢破了鞋;迷了路,指南針像陀螺一樣亂轉;大野地裡,暴雨淋頭;眼見他辛苦地拔出傘來撐開,觀眾們都以為可以舒口氣了,誰知畫面給個特寫,滿傘都是破洞!
觀眾席上傳來一陣輕笑聲。《聊齋志異》裡《聶小倩》一章許多人都看過,但沒想到陳平安導演的《倩女幽魂》給人的感覺,與書中完全不同。
陳平安塑造的寧採臣。憨頭憨腦恍若不覺,繼續跋他的山涉他的水。就算在山坡上走得連滾帶爬,也毫無怨氣。只掛著一個憨厚的傻笑,很快贏得觀眾的喜愛。
當寧採臣終於找到草亭避雨,略做安頓,音樂卻轉為扣人心絃的快節奏——有人來也,一場血腥的廝殺在小書生目瞪口呆中上演。
當觀眾看到,夏侯大爺手起刀落,一股鮮血噴上小書生的臉,他猝不及防地一縮肩,一瞬間全然不知所措。帶著滿臉血汙,無辜地望向那殺人的劍客,一雙眼裡全是嚇到極至的茫然……戲院裡全場爆笑。
演得太棒了!
自從《英雄本色》和《人鬼情未了》之後,陳佰生就成為黑馬國際的支持者。作為《電影雙週刊》的創始人,他不但對電影極為熟悉,也對香港電影充滿了熱情。
黑馬國際出品的電影,大都都給他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陳平安非常看好的電影,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每次黑馬國際首映式,他必到無疑。而且陳平安派人給他送去的請柬,安排的座位都是最好最方便觀影的。
“怎麼樣?”陳佰生低聲問旁邊的搭檔劉志華。
79年,他和劉志華還有幾個朋友創辦《電影雙週刊》,是一本專業的電影刊物。平時遇到幾部電影同時舉辦首映禮。他們幾個都會分開出席,而他選擇的是黑馬國際。
今晚他特意叫上搭檔劉志華,不僅因為陳平安對《倩女幽魂》大力推崇。更因為他看到了黑馬特效工作室的字樣,劉志華對國外電影特效方面研究的比較多。
“開頭那段看似中規中矩。不過感覺很流暢,視覺效果也好。我感覺這部戲裡的特效,會比《蜀山》好。陳平安的演技又有精進,我感覺比《人鬼情未了》還要好。”
隨著《倩女幽魂》劇情展開,觀眾們都被深深吸引,張敏忘記了自己的嘉賓身份,就像一個普通觀眾隨著電影情節喜怒哀樂。就連滿心哀傷的周惠敏都忘記了傷感,完全被劇情所左右。
真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們新藝城什麼時候才能拍出這麼好的電影?下週末上映的《肥貓流浪記》能比得上《倩女幽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