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好不要騙我……如果這件事是真的,算我欠你一個人情。”
啪嗒一聲,陳平安結束通話電話,臉上表情變得難看。
“哥,怎麼了?”
陳平安沒說話,把她摟到懷裡一番痛吻,然後小聲道:“留好你的身子,等我來取!”
說罷,他拿起電話,撥通了張按樂留給他的緊急號碼……
當晚,國父紀念館門前流光溢彩霓虹閃爍,第二十三屆金馬獎頒獎禮在此舉行。
記者們早早拉開陣勢,記錄下一年一度的影壇盛況;市民們圍在門前,等待自己支援的明星出現;陸陸續續有豪車抵達,一個個明星嘉賓走下豪車,沖支援自己的市民擺手示意,讓記者記錄下自己親民的和藹形象,以及特意設計的造型。
還有一少部分人聚集在門前,扯著“挽救臺灣電影”的橫幅,高喊“金馬獎是臺灣的”,“香港電影滾出臺灣”的口號。警察趕來將他們沖散,可是沒一會他們又聚集在一起,繼續高喊口號。
他們只是喊口號,並沒有過激行為,也沒有沖擊頒獎禮,因此警察幹脆守在他們周圍,不在驅趕他們。成為今晚金馬獎頒獎禮上,唯一不河蟹的一幕。
對於這種口號,陳平安嗤之以鼻。這幾年臺灣一直都有拯救本土電影的呼聲,但是本土電影的興起絕不是依靠驅趕外來電影實現,臺灣當局以及臺灣電影人也明白這一點。
臺灣電影在文藝性和商業性之間糾結,對商業性的鄙夷和文藝性的叫好不叫座,沒落不可避免。今晚的頒獎禮上,更將這一現狀無限放大。
今晚頒發的十七個獎項,僅有七個獎項被臺灣本土電影獲得,只有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改編劇本稍微有點分量。
最佳紀錄片:《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紀錄片導演: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
最佳原著劇本:小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最佳改編劇本:吳念真《父子關系》。
最佳原著音樂:左宏元、史擷詠《唐山過臺灣》。
最佳電影插曲:史擷詠《唐山過臺灣》。
最佳錄音:王榮芳、陳正雄《唐山過臺灣》。
香港影壇並不重視紀錄片,陳平安導演的紀錄片《神話之城》,和《人鬼情未了一樣》,同樣因為報名條件被金馬獎拒之門外,否則《殺戮戰場的邊緣》絕無可能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項。
李行導演的《唐山過臺灣》,成為臺灣本土電影的唯一一塊遮羞布,包攬三項音樂大獎,但是獲得提名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這樣有分量的獎項,還有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造型這樣的技術獎,全部落空。
今晚的頒獎禮,再次成為香港電影的盛宴,其餘十項大獎,被來自香港的黑馬國際、德寶和新藝城瓜分。
新藝城這次參加本屆金馬獎,超級三巨頭沒有出席。曾有報紙指出,可能是超級三巨頭對本次金馬獎不抱希望,又或者是不好意思,因為獲得提名的電影都是他們收購之前拍攝的。新藝城沒有出面解釋,引起許多人遐想。
新藝城新任總經理庒澄,帶人出席了本次金馬獎。頒獎禮開始前,他還和陳平安友好的握手問好。超級三巨頭與陳平安之間的恩怨,跟他無關,他只是打工的,犯不著替老闆拉仇恨。而且香港影壇很小,有朝一日他給陳平安打工也說不定。
麥加三人給超級三巨頭留下的底子不錯,本屆金馬獎上斬獲兩項獎杯,其中一項還是最佳男主演這種重量級獎杯。
今年四月份的香港金像獎,由於《英雄本色》被陳平安提早拍攝出來,導致鄭則仕失去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是今年的金馬獎,由於沒有《英雄本色》的競爭,鄭則仕憑借《何必有我》中的精彩演出,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也算是失之桑榆得之東隅了。
這令鄭則仕欣喜若狂,亦令庒澄等新藝城眾人開心不已。平心而論,在陳平安看來,鄭則士自導自演的苦情戲《何必有我》確實不錯,雖然去年上映後七八多萬的票房並沒讓麥加石添滿意。
除了最佳男主角外,黃銘林剪輯的《飛躍羚羊》,為新藝城捧得最佳剪輯獎杯。接受新藝城之初,就能獲得兩個獎項,庒澄高興的合不攏嘴。
德寶亦獲得兩個獎項。秦沛憑借《天天星期七》裡的精彩演出,榮獲最佳男配角;《夢中人》的張樹平擊敗了《刀馬旦》的葉錦忝,斬獲最佳服裝造型,此番臺灣金馬獎之行,德寶亦有收獲。
作為個人,張樹平在本次金馬獎上大放光芒。除了最佳服裝造型,還有最佳美術設計。不過這個獎項卻歸屬到黑馬國際名下,因為他是憑借張哎嘉導演的《最愛》獲得。
今晚,黑馬國際再度成為最大贏家,斬獲六項大獎,其中不乏重量級獎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