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永佳影業來說,影片能夠安排在暑假檔上映,是意外之喜。雖說不比《英雄本色續集》上映之初,黑馬國際旗下院線全部放映廳同時上映,但就目前票房來看,成績可喜,這讓香港眾多中小電影公司看到希望。
改造多廳戲院猛一看有許多弊端,且不說改造費用以及改建期間耽誤的時間,只說戲院面積和容納觀眾人數就會造成一定浪費。例如一家千人座位的戲院,改造成三個放映廳後,每個放映廳也就三百來個座位,總和比原來減少大幾十的座位,這也是香港眾多戲院不願改造的原因之一。
但是今年夏天,黑馬院線多廳戲院的成績,令圈內人乍舌不已。截止7月24日《英雄本色續集》落畫,2316萬的票房成績,雖然略遜於嘉禾的《最佳福星》2332萬票房,但如果算上同時上映的《皇家飯》1058萬票房……暑期檔票房戰第一輪交鋒,孰勝孰敗可就見仁見智了。
對於外行人來說,《英雄本色續集》票房比《最佳福星》少16萬。16萬不多,但也是敗了,獲勝者應當是嘉禾。可嘉禾管理層沒有半點高興,因為從旗下院線取得的收益來看,他們完敗於黑馬國際。
多廳戲院正式進入各大院線視野,鄒紋懷曾連續召開高層會議,以黑馬國際為案例,商討旗下院線改造成多廳戲院的可能性。不止嘉禾,潘笛笙、雷覺鯤亦緊急召開德寶、金公主高層會議,會議的主題同樣是圍繞著多廳戲院利與弊展開。
黑馬國際對戲院的變革,不僅僅在娛樂版大加報道,還登上商業版版面,甚至成為商業案例撰寫成文字,以供各大商業公司參考。這些商業公司對此事的分析,甚至比娛樂圈分析的更徹底更詳盡。
多廳戲院的改造,雖然會對戲院營業面積造成損害,但卻更能利用戲院每一個座位,降低上映電影票房不佳的風險。一千個座位雖多,可是到中後期上座率嚴重下滑,可能連五成都不到,影片要不要落畫?而多廳座位只有九百多個,卻能透過上映新片、調整上映廳數,保證上座率維持在七成以上,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次的黑馬院線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一家戲院同時上映《英雄本色續集》和《皇家飯》,觀眾看完一部電影後,有38.69的可能選擇觀看另一部以消磨時光。這是香港某商業調查公司用了三天時間,在黑馬國際旗下十五家戲院採集上千份樣本得出的資料,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軟式捆綁消費——這是商界對此提出的新概念。
對此陳平安表示認可。他記得後世《皇家飯》的票房只有八百多萬,而明年才應該上映的《英雄本色續集》票房也不過是兩千二百多萬,而且還沒考慮到票價上漲因素。說明這兩部電影同時在一家戲院內上映,確實起到了相互拉動作用,用“軟式捆綁消費”來形容也不算錯。
除去黑馬國際透過此事在院線方面取得的巨大收益外,在圈內眾多中小電影公司心中也豎立良好口碑,因為黑馬國際割出少量暑假檔期,安排給他們的電影,而且效果斐然,《皇家飯》上千萬的票房就是最好證明!要知道《龍在江湖》和《捉鬼敢死隊》上映戲院和可容納觀眾數量都遠超過《皇家飯》呢!
“他不只有雙天生的慧眼,還有一個睿智的頭腦以及前瞻性眼光!”
《東方日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吹捧陳平安的機會,尤其是這次《星島日報》都偃旗息鼓。《東方日報》把幾個月前,陳平安決定對戲院進行改造時,各方反對觀點又翻了出來,特別是《星島日報》當時對陳平安的冷嘲熱諷,用黑馬院線這次的成績,狠狠還回去響亮耳光。
對於《東方日報》的吹捧,香港市民沒有任何質疑,因為《東方日報》報道完全屬實,而陳平安對戲院的改革也成績斐然,更不要說這件事被豎做成功商業案例之一,不少人在公司都聽自己的主管分析過這個案例。
黑馬國際一幹高管更是對陳平安的英明決定心服口服。想當初陳平安提出改建多廳戲院時,施南笙、張國中、江之強等人都表示不解。那時候他們和外界的看法一樣,認為此舉有“脫褲子放屁”之嫌,可現在……陳平安再次貫徹了自己一貫正確的觀點,驗證了他最近說的比較少的那句“信平安得永生”,在黑馬國際人眼中,陳平安就是英明睿智的代名詞!
關於陳平安的指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只要執行就一定正確,就一定能夠取得優異成果。這是黑馬國際人最近私下裡流傳的一句話,可以說公司上下對陳平安敬佩的五體投地,尤其是公司的小姑娘,每每見到陳平安就特別有精神,對陳平安的秘書ay那是羨慕嫉妒恨。
殊不知ay也是滿心幽怨,她自問自己模樣上佳,可是給陳平安當秘書好幾個月了,別說動手動腳,陳平安甚至都沒有對她口花花過。反倒是王京,每次來找陳平安的時候,總是對她言語挑戲。
那個該死的胖子又來了!
“嗨,美女,你的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肝火太旺睡眠不足?要不要哥哥幫你把把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