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仔,今天咱們先看《警察故事》,等到聖誕節咱們再看《聖誕快樂》。乖,聽話。”
……
“給我來兩張七點場的《貓頭鷹與小飛象》。”
“這是你要的票,請拿好。”
……
“我要五張七點場的《聖誕快樂》。”
“抱歉,七點場的賣完了,九點場的要不要?”
……
“買三張七點場的《警察故事》,快點。”
“七點場的只剩一張了,要不你買九點場的?”
“嗯,那就先給我一張七點場的,再來三張九點場的,等我先看完,等會再看第二遍。”
……
連續數年的成功,新藝城已經在香港市民中豎立良好的口碑,形成一票“新藝城之友”,不少人說只要是新藝城的電影,不管名字是什麼主演是誰,他們都會去看。
所以聖誕大戰剛開幕,新藝城就獨佔鰲頭,將嘉禾和邵氏壓在下面。不過陳平安的各種宣傳,還有程龍的號召力也不遑多讓,《警察故事》上畫後雖遜於新藝城的《聖誕快樂》,不過卻超過了嘉禾的《貓頭鷹與小飛象》。
當然也有例外。
例如油麻地某戲院,一個紋滿紋身的年輕人推開正在排隊的市民,氣勢洶洶走到售票口拍出一沓錢:“七點場《警察故事》,五十張,快!”
“對不起,七點場沒有那麼多票了,九點場的好不好?”
“九點場?”年輕人轉頭沖街對面吼道,“老大,七點場票不夠,九點場行麼?”
“你個衰仔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老子說過要看七點場的,你自己想辦法!”
“喲,我以為是誰呢,這不是佐敦熊仔麼?”買票的隊伍裡一個中年人譏笑道。
“馬勒戈壁的,你敢這麼跟熊哥說話!”
“去尼瑪的,有你開口的份麼!”熊哥一腳踹翻小弟,跑到中年人面前,“梁sir,小弟不懂事您別見怪,您怎麼也來了?”
梁sir繃著臉道:“讓你的人都老實點,處長發話了,讓我們有空都來看《警察故事》,你們再不收斂,小心全把你們請回去喝茶。”
“明白明白。尼瑪的,老子說過要排隊,你小子耳朵塞驢毛了!”
警察被提議來看《警察故事》,完全出乎陳平安意料,因為這是邵一夫的能量體現。:/)。自從嘉禾崛起後,70年代後期邵氏被嘉禾壓得喘不過氣,大名鼎鼎的101nove.eee,最早是想加盟邵氏的,結果因為邵一夫的“節儉”,被嘉禾挖了過去。
邵一夫是打算將精力投入無線,但不代表他對嘉禾的恩怨完全放下。如今有機會反戈一擊出口惡氣,他又怎會錯失良機?因此前兩天一次名流宴會上,他跟警務處長簡單提了《警察故事》這部戲,並且送給對方四張首映式的票,正好是警務處長一家四口。
去過首映式後,警務處長對《警察故事》交口稱贊。一半是因為邵一夫的面子,還有一半是因為《警察故事》本身。到目前為止,香港影壇還沒有一部像《警察故事》這樣正面謳歌新時代香港警察的電影,自從70年代中期廉政風暴之後,香港警方一直在不遺餘力的重塑警察形象,《警察故事》這部戲非常合適,他甚至讓公共關系科考慮一下,如何運作能夠使香港警方藉助《警察故事》,形象更上一層樓。
就在新藝城、嘉禾、邵氏三方正忙於統計首日戲院上座率及票房的時候,陳平安卻帶著尚各雲頓、矮牛、張子揚、羅立賢、關錦朋五人,悠哉悠哉的走進了銅鑼灣夜市。
該做的能做的他都做完了,沒必要死盯資料,他相信明天一早方怡華會讓王京把所有資料送過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休息,以及……尋找影帝。
轉悠了好幾圈,他終於在市場一角看到一個擺攤賣小飾品的年輕人,很賣力的吆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