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丹修煉丹助天下人修行,醫修濟世救人,何以不是‘仁者愛人’之體現?安能不謂之儒?”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器修專精於器,音修專精於藝,此非求己所行之道邪?安能不謂之儒?”
“子曰:內省不疚,外立不懼。”
“執法司潛護此世,為修行界擔其責、負其任。安能不謂之儒?”
“……”
“好!好!說得好!!”
司徒聖激動地連聲叫好。
儒家歷來主張“經世致用”,如孟子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強調的便是道德理想必須透過具體制度落實。
也就是所謂的名實相符。
修行界各種修行之道,雖然不尊儒學,但所行皆驗證了儒家學說。
這又何嘗不是從另一層面對儒學的傳播?
如果連松文青那樣嘴皮子一張只會罵人,都能被稱作大儒。
修行界豈不人人都是大儒!
忽然。
司徒聖愣了愣。
通天教主把整個修行界都誇了,就把符修給漏了??
完了!
通天前輩一定是在責怪他,跟那些酸腐儒一樣,沒把道家發揚光大……
不對……
不對!
道家要是遵循儒家之說,這不就亂了道統了?
通天前輩一定是故意的!
對!
通天教主一定是在提醒他,千萬不能忘本!
……
執法司總部。
通天教主這一番話,將四人看得是熱血澎湃。
尤其是“執法司潛護此世,為修行界擔其責、負其任”這一句,更是讓他們的心滾燙。
他們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