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枝杈塞住了顧天啟和盛洪卓藏身的洞口,二人誰也不敢出聲。
洞內久久無聲。
不知過了多久,洞內傳出了一陣陣鼾聲,燈神竟已睡著。
二人躡手躡腳走進洞內,繞過桂樹枝丫,來到燈神身後,手起刀落。二人心照不宣,盛洪卓刀砍燈神背心,而顧天啟則割下了燈神的腦袋。
燈神倒地。
二人同時伸手向燈神當胸抓去。二人遊俠多年,知道燈神懷中必有寶物。
果不其然,胸衣裂開,一本冊子落在地上,封面上寫著四個大字:神燈寶鑒。
二人同時向燈神寶鑒抓去。結果,盛洪卓拿到的幾乎是整冊。顧天啟拿到的卻只有冊子的前幾頁。二人遊俠多年,已經形成默契,先到手者,歸其所有,所以並未産生爭執。
之後,二人在樹下尋找長生訣和七生劍。顧天啟找了一陣,便坐在樹下歇息。
盛洪卓找遍洞裡洞外,仍苦尋無果,不由得心中大疑。他知道顧天啟無論有什麼好東西,都會藏在袖子裡。於是,他回到洞裡,忽然在顧天啟身邊大聲叫道:“顧天啟,你袖子裡鼓出來的是什麼?”
顧天啟的袖子其實並未鼓起,但他袖子一抖,便落出了一本發黃色的冊子,上面寫著長生訣三字。
盛洪卓只搶到了後幾頁,冷笑道:“長生訣原來被你藏起來了。”
顧天啟道:“我們多年的規矩,先拿先得,什麼藏不藏的?!”
盛洪卓道:“別的東西,也就罷了,長生訣卻不一樣。”
顧天啟道:“枝杈掩蓋洞口時,我袖子裡就已經多出了這本冊子。我是木神的有緣人,長生訣跟你有什麼關系!?神燈寶鑒,我又不曾和你爭!”
盛洪卓道:“那又怎麼樣?你我都知道長生訣非同小可,今日,我們須把這兩本冊子照抄成一式兩份,然後各自修煉。”
顧天啟自是不肯,於是二人拔刀相向。二人各有所長,無不傷痕累累。最終,盛洪卓倒地而亡。顧天啟翻遍盛洪卓全身,卻找不到神燈寶鑒的主體和長生訣的殘頁。
長生訣第一頁寫的是:得長生訣者得天下。
顧天啟一統天下後,他參照神燈寶鑒殘頁,在原滄河畔的地下找到了紫電神燈,卻始終參悟不出其中的秘密,於是把神燈交給一個心腹看守。
期間,他還是找不到木神的七生劍,只得把萬年桂樹交給另一個勇士看管。
顧天啟一統天下後,把燈神廟改變成了紫電宮,卻還是無法參透紫電神燈的秘密。他把大龜山中的山洞,修成了幽魂殿,還是找不到七生劍。
他訪遍天下,依然無果,卻意外得知血光之災在即,要死去一千五百年,於是創立了幽魂教。
在顧天啟死後的一千多年裡,為他看守紫電宮的那個心腹的後人,找到了神燈裡的秘密。
而那個為他看守陵寢的勇士——幽魂殿主,日夜守護著萬年桂樹,因為修煉不得法,變成了不人不鬼的模樣……
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林西飛在半空,心念動處,七生劍已握在手中,神情冷峻道:“木神一劍穿心,死後化為萬年桂樹,他的兵器,原來藏在樹心裡。”
顧天啟身上的蟠龍甲黑鱗燦燦,微笑道:“陰差陽錯,它卻落於你手。”
“你說了半天,勞燕十三式的第九式東風剪剪到底為什麼是長生訣?”
顧天啟鼻翼上的金環晃動著,他又說起了往事……
長生訣共分三卷:
第一卷,卷名只有兩個字——種子。
第二卷是蟠龍劍法。
第三卷是長生訣,也就是長生不老術。
在第一卷裡,有一幅圖,標誌著一個地方。在那裡,存放著一粒麥籽。
那是一粒神奇的種子。把它埋進泥土,能開天闢地,生出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四季如春,叫做麥地之源。在那裡,麥地無邊無際。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裡的麥地如果長勢良好,其他世界的麥地就會豐收。那片麥地如果受損,天下的麥地都會減産。
每隔一段時間,這片麥地,還會生出特別的種子——麥籽。麥籽是起死回生的良藥,人吃過三次之後,可以成為麥地的保護者,能活到兩百歲。麥地之源的保護者,將擁有地遁術,還可以操控麥地裡的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