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代表長輩對晚輩無私的祝福和疼惜,放到顧天澤身上再合適不過,天算說過顧天澤命中有一死劫,乾元帝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冠軍候英年早逝,朕不喜。”乾元帝在閣臣開口反對前,道:“阿澤本就是年輕一代翹楚,無需在封號上做文章,況且你們一直說朕對阿澤的寵愛太重,朕也不需要再給阿澤特別一點的封號來證明朕對阿澤的疼愛,看重。因此,永壽就很好。”
首輔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永壽侯果真好聽得緊,臣等遵陛下旨意,必然隆重迎接永壽侯凱旋,另臣請陛下為永壽侯另賜府邸,以彰顯永壽候之功,讓至今還在父輩下享受榮華富貴的勳貴子效仿永壽候,報效陛下,效忠朝廷。臣提起另賜府邸的建議也是為定國公世子考慮,還望陛下恩准。”
洋洋灑灑首輔說了一大套,從封爵位拐到另賜府邸,拐到顧天澤只是三子,無需像繼承家業的長子一樣時刻在父母身邊盡孝。
“臣等附議首輔大人。”
“附議。”
先把顧天澤的封號定下來為好,永壽候還能讓大臣們接受。
乾元帝下顎繃緊,漆黑的眸色泛起一絲冷意,首輔不覺後背冒冷汗,他冒著生命危險阻止乾元帝封顧天澤,也是夠拼的。
“好,就永壽候。”
在首輔等人感覺無望,乾元帝必然會動怒之時,聽到這句話不吝嗇於仙音降世,忙跪地道:“陛下聖明。”
“朕順你們一次。再有下次……哼。”
“臣等不敢。”
乾元帝拂袖而去,閣臣們同時出了一口氣,抹去額頭的冷汗,心有餘悸的說道:“哪裡是為功臣請封?簡直是在玩命嘛。”
“這次……首輔,莫非還有下次不成?”
“……”
首輔突然對自己明年致仕感到了幾許的慶幸。再也不用受此煎熬。
俗語有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首輔的位置上,他不能不顧朝廷的平衡,不能讓乾元帝因任性而刺激皇子們,甚至不能給顧天澤滔天的權勢添磚加瓦。
王莽在尚未篡權時。誰能想到他會是逆臣賊子?
國朝經過多年積累,正臨盛世,國泰民安,再發展下去必是青史留名的朝代。
他身為盛世朝廷的首輔自然會入名臣之列,一旦國朝因為有人謀逆篡權分崩離析。戰亂四起,他還談什麼身後名?
至今首輔都想不明白,乾元帝聰明,強勢怎麼就不對顧天澤有一點的疑心,不合常理吶。
熬過這一年,往後的事情自然有人煩。
首輔嘆道:“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等顧將軍再出徵而歸時,犯愁得就不是你我嘍。”
尹薄意躲得過這次。逃不過下一次。
首輔摸著鬍鬚,最近為了給顧天澤請封的事他掉了許多的頭髮,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將來……他的繼任者的煩惱絕不會比今日少,畢竟苗疆一戰只是顧三少初露鋒芒,國朝想擴張領土,缺不了得乾元帝絕對信任的顧天澤。
“首輔大人。”
本隨乾元帝離開御書房的懷恩公公返回,對閣臣拱手道:“陛下的意思。晉封王譯信為文武候,並令王大人重回吏部。接任吏部尚書銜。”
“……”
閣臣們難以壓制羨慕嫉妒恨,面色極是好看。又捧出一位乾元帝的寵臣。
首輔長嘆,“我不如他,不如他!”
為國朝操勞了一輩子,位居首輔多年,可謂一人一下萬人之上,他熬到快致仕還沒混到一個爵位,只能領著乾元帝的饋贈俸祿回鄉養老。
王譯信……這位謫仙大人戰場上轉一圈,就成了世襲侯爺,還文武候……讓他們這群同王譯信一樣的文臣如何不眼紅?
“懷恩公公……”閣臣中有人出聲了,不敢對有掌印公公懷恩無禮,畢竟在外人眼中懷恩公公可又內相之稱,極得陛下信任,“陛下是不是賞賜過重?”
懷恩公公小聲說:“咱家勸諸位大人擦亮眼睛為好,諸位能勸或是裝糊塗一次,陛下不會給諸位第二次機會。”
言下之意,不封王譯信,乾元帝必重賞顧天澤,乾元帝不可能順著朝臣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