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薄意在仕林中聲望極高,結交都是泰山北斗一樣的人物,他們哪怕是稍稍點評王端淳幾句,主考官能不主意王端淳麼?
這也為主考把王端淳放到高名次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大儒稱讚過的人,王端淳的名次在高也不會被人議論太多。
顧天澤能看出王芷瑤是喜悅的,他也覺得歡喜,“以後我會繼續幫你看著你哥哥。”
“……謝謝啦。”
“同我不必說謝謝。”
顧天澤為她做什麼事情都是心甘情願的。
他閃出窗外,身影快速消失在黑夜之中,還得趕回去寫一萬字的讀兵書心得,今晚不用睡了,顧天澤隨便寫點心得糊弄乾元帝。
王四爺等到王芷瑤關上窗戶,他獨自一人慢慢的向回踱步,欠著顧天澤人情,讓他在顧天澤面前甚是沒有底氣。
王端淳是他親生兒子,他怎麼可能不在意王端淳的近況?
本想補償嫡子,誰知他連手都插不上,顧三少和尹大人把一切都安排得妥當,王譯信揉了揉痠痛的眼睛,莫非自己不夠努力?
連保護兒女都做不到,還提什麼補償?
王譯信轉身去了書房,點亮了書房的蠟燭,先把以前建議乾元帝的選官政策推行下去,順帶阻止西北馬巡撫接任西北總督。
如果四皇子的鐵桿不是西北總督,會不會讓將來隨岳父出征的顧天澤多一分的生機?
過幾日廷議,王譯信頓了頓毛筆,一定得好好表現!
*****
縣試,府試,院試名列第一被稱作案首,拿下三個第一,便被稱做小三元。
一名應考的童生一旦在第一關縣試中成為案首,那麼無論隨後兩場府試和院試考得如何,他必然會得到秀才的功名。因此拔得頭籌對參加童生考試的人來說格外重要。
清早,天還沒亮,王芷瑤就隨著蔣氏和王譯信趕去了尹大人的府邸,為王端淳壯行。
本來王譯信在科舉前想去尹家接王端淳回家居住。
尹薄意輕飄飄的說:王大人尚且居住在西寧侯府。還是別讓淳哥兒折騰了。
王譯信鬧了大紅臉,徹底打消了接兒子回來的心思,他自己還依靠著岳父生活,哪有資格讓兒子回家?
他的子爵府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修好?
會不會是工部的人故意拖延工期?
不得不說,王譯信真猜對了,而讓工期無限延長的幕後黑手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乾元帝。
乾元帝很喜歡看王譯信住在西寧侯府的‘受氣’樣,謫仙不再清高,住在崛起於草莽的岳父家,乾元帝看得很是過癮。
“哥哥,加油哦。”
王芷瑤送上了寓意好彩頭的被文曲星君賜福過的護身符。
每次科舉。文曲星君的廟宇總有很多的信徒,幾乎人人都會求一張護身符。
王端淳接過護身符,拱手道:“多謝小妹。”
“不算什麼啦。”王芷瑤向旁邊閃身避讓了半禮。
蔣氏拉著王端淳喋喋不休的交代了起來,王譯信看看時辰,提醒道:“夫人。別耽擱了考試時辰。”
“淳哥兒,小心一點,謹慎一點,考不上也沒關係,你還小呢。”
“母親放心,兒子是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