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再生稻收割沒多久,桃源農業公司下屬的幾個稻田試驗基地,種植的“超級旱稻41”也先後成熟了。
其中位於平江鄉的試驗基地,平均畝産達到了驚人的870公斤,比其它旱稻品種的畝産量要高兩百公斤左右!
綜合南方各地區試驗基地的試種結果,“超級旱稻41”比普通水稻要節省用水量70以上,産量十分穩定,適宜低窪易澇旱地和缺水稻田種植,也適宜於雨水較多的山地、能夠澆上水的丘陵地、旱地和幼林下種植,對土壤要求不高,抗病蟲能力極強。
平江鄉試驗基地的旱稻在5月上旬播種,因為播種時下了雨,之後雨水比較充足,能滿足旱稻生長的需求,所以全生育期都沒有澆水,也能長得很好。
即使在嚴重缺水的一塊試驗田裡,“超級旱稻41”也有400——500公斤的穩定畝産量。
而且,“超級旱稻41”的米質與水稻相近,口味不錯,達到了一級優質大米的標準。
桃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隨後向各界宣佈了這一成果。透過了有關部門批準,準備在長江以南的地區大力推廣。
這個訊息一經公佈,就引了世界轟動,並得到國家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要知道,現在很多水稻品種都達不到840公斤的畝産量。而旱稻可以在許多水源缺乏的地區進行種植。
旱稻在我國歷史悠久,有省水、而幹旱、管理簡單等優點,但其畝産量卻長期徘徊在100多公斤左右。直到最近幾年,新華國才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較大的突破。
新華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400噸,為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而目前我國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的80。其中水稻用水量又佔到了農業用水的70。
這意味著,僅水稻的生産耗水就佔到全國總用水量的56,因此以新華國現有的水資源,難以支撐傳統水稻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全球旱稻種植面積佔總稻作面積的13。而新華國旱稻面積僅佔總稻作面積的1。由此可見,旱稻在新華國的發展空間很大。
到了現代,能夠開墾的土地已經沒有了,耕地面積在不斷縮小,而新華國對稻穀的需求量並沒有減少,而是還在增加。
今年新華國北方三分之一的稻田,面臨水源嚴重短缺問題,而幹旱已經導致南方低地稻穀嚴重受損。
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旱地發展高産旱稻,應成為維持國家糧食安全的新選擇。
如果旱稻能達到水稻那麼高的産量,絕對是一項不亞於雜交水稻的偉大成就。能夠進一步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重大貢獻。
世界範圍內,能稱得上水源充足的地方真不多,隨著人口增長、工業化發展和全球變暖等問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區變得幹旱缺水,形勢十分嚴峻。
在宣傳中。“超級旱稻41”這一全新品種,是新華國知名的旱稻專家、桃源農業公司旱稻研究組組長潭永行的成果。
然而。只有潭永行自己才清楚,他雖然研究旱稻幾十年。是國內有名的旱稻專家,但在研發培育“超級旱稻41”的過程中,並沒有出多少力,整個研究過程快得驚人,就像水到渠成一樣,他最多隻是掛名。
當初潭永行放棄原來的優厚待遇,來到桃源農業公司這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有關旱稻的研究成果,正是吸引他的最大動力。
作為一名農業專家,潭永行知道這會給他帶來多大的榮譽,他將成為第二個“袁院士”!
青史留名、享譽世界不再是夢想,鮮花、掌聲和獎章都將隨之而來。
不過,潭永行心裡也明白,這一切都是桃源農業公司給的,他絕不能被這些榮耀沖錯了頭腦。
“超級旱稻41”的意義,絕不是簡單的一個新品種面世,它比普通旱稻的産量高多了,涉及到巨大的種源利益,甚至可以成為新華國制衡他國,打破經濟封鎖的一道殺手鐧。
從訊息公佈開始,桃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成為了風暴的中心,各企業、各相關機構、各媒體甚至各國都在密切關注著,紛紛派人前來聯系並瞭解真相,各媒體的報道更是鋪天蓋地的架勢。
到了這個時,桃源集團也無法獨享利益,不得不跟幾家大型糧食企業進行合作。
在掌握專利技術和原種的情況下,葉泉放棄了大部分經營銷售方面的利益,只希望不形成壟斷,造成稻種價格過高而損害農民利益。
相比金錢,葉泉更看重這個品種對人類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貢獻,能在更短時間內推廣出去最好不過。
而且,“超級旱稻41”和“桃源再生稻19”只是“農業計劃”中的一部分,未來他還會拿出無數讓人瞠目結舌的新型品種,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