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間風雲
風起
中土大地,大周王朝境內。
三陽山南麓有一個小鎮,名叫三青鎮。雖說小鎮的名字叫做三青鎮,可它跟廟裡供奉的神仙,那高高在上的,傳說中的三青道祖可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三青鎮這個名字是當地縣誌裡對它的官方稱呼。之所以叫這麼個名字,是因為小鎮的後面有一座大山,山上盡是些淡青色的石頭,名字呢就叫做大青山。從山溝裡流出兩條河,一左一右在小鎮前匯於一處,河床裡也盡是淡青色的沙石,連帶著那河水看上去似乎也被染成了青色。山裡又出產一種靛青色的礦石,乃是上等的精鐵礦石。山青、水青、石頭青,於是乎就有了三青鎮這樣一個稱呼。就是這麼個三青,跟廟裡的神仙沒關係。
雖說官方叫它三青鎮,但當地的老百姓其實更喜歡叫它的土名:“二岔溝子”。
嗯,怎麼會有這麼個土不啦嘰的名字呢?是因為小鎮背靠大青山,坐西朝東,左邊一座大山山勢陡峭,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叫個猿見愁。右邊一座大山山勢就平緩了許多,圓鼓鼓的就像個饅頭一般,叫個饅頭山。
三座大山隔出兩條山溝來,大青溝和小青溝。溝裡的河就跟著叫大青河,小青河了。小鎮就坐落在兩條山溝的岔口處,所以就有了“二岔溝子”這麼個土裡土氣的名字。
小鎮約麼有一兩千口人,在當地算是一個大村落了。一條不算多寬的街道從鎮子中間穿過。在街道東頭的村口處豎了一座牌坊,牌坊的上面掛著一塊匾,寫著“紫氣東來”四個字。據說是以前的某一任縣太爺給題寫的。年代久了,那上面的金漆都一塊塊,一片片的掉了不少,還裂了大大小小的幾條縫,顯得斑駁而陳舊。就連牌坊前那對兒石獅子叼在嘴裡的石球也不知道被哪個淘氣的孩子給掏去了。
據鎮上的老人講,早年間大周國國力強盛,四方臣服,邊界安定,這座小鎮正處在官道上,又有著上等的精鐵礦石,那時候客商往來十分繁茂。鎮上的鄉申們為了討好縣太爺,於是就有了這四個字。聽說呢,一個字就要一百兩銀子。
如今,這幾十年來大周國君王昏庸,官僚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國力早已大不如當年,邊疆自然就不那麼安定了。邊患不絕,民生凋敝,過往的客商也少,這座小鎮也就破敗了許多。只剩下那塊舊匾額和那對兒連嘴裡的石球都看不住的石獅子訴說著當年的幾分繁盛。
離街口牌坊約麼二三十丈遠。有一家藥鋪。藥鋪的主人家中幾代從醫,在這十里八村也算小有名氣,主人家姓楊,大家都稱呼他為楊大夫。
楊大夫是這一帶出了名的老好人。在那個時候,能給人看病拿藥的大夫稀缺的很,通常請大夫到家裡看病可是要抬著轎子去請的。但楊大夫心眼兒好,不擺譜,有人來請,有轎子就坐著轎子去,沒有轎子,牽一頭毛驢來,他也跟著去,就算連毛驢都沒有,要靠兩條腿走著去,他也不會拒絕。久而久之,在鄉鄰間積攢下了一份好名聲。曾有縣城和鄰鎮上的大夫說他這麼做是壞了規矩,有辱斯文,楊大夫也只是笑笑,並不與他們爭辯。
雖說楊家世代行醫,積德行善,和睦鄉里,也攢下了一份家業,可這老天爺就是不開眼,到了楊大夫這一輩兒,就單單隻剩他一根獨苗,到現在三十幾歲的人了,也沒有個一兒半女的。這楊家也算富裕,除了這間藥鋪外還有一兩百畝田地,其中有一半兒多還是旱澇保豐收的水澆地,更和鎮上交好的兩家合開了一座礦場。可是這幾代人積攢下來的這份家產到現在也沒個人來繼承。這楊大夫嘴上不說,可心裡急呀,旁人勸他納上一兩房妾也好生個一兒半女的,可楊大夫夫妻恩愛說什麼也不肯納妾。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卻說這一天,楊大夫被鄰村一個獵戶請去為家中的老母親看病。看完了病,獵戶牽著借來的毛驢兒往回送楊大夫。
正走在山林間的小路上,忽然從路旁的樹林中竄出一隻狼來,狼嘴裡還叼著一個灰布包。這隻狼一身灰褐色的皮毛油亮光滑,一條蓬鬆的尾巴,活像一根大掃把,兩隻眼睛滴溜溜地冒著幽幽的綠光。
這狼猛地竄出來,把毛驢兒給驚著了,咴兒咴兒地亂叫亂蹦著,把楊大夫給摔了個結實。狼嚇了驢一跳,驢也把狼嚇得不輕,把一身皮毛都炸了起來,狼毛根根倒豎如鋼針。
只見那獵戶一手抓牢了系在毛驢兒轡頭上的韁繩穩住毛驢兒,一手從背後抽出一根短矛來。到底是常年打獵的老手,一甩手,那根短矛正中那狼的後腰。狼吃痛的嗷叫一聲,扔下嘴裡的布包轉身跑入樹林中不見了。
獵戶見那狼逃遠了,忙回身扶起楊大夫說道:“怎麼樣啊楊大夫,沒摔著哪兒吧?”語氣中滿是關心和歉意。
楊大夫從地上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說道:“不礙事兒,不礙事兒,也不知從哪裡來的畜生,別把這驢給驚跑了,回頭你不好跟主人家交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大夫您可真是仁義的好人吶!都這時候了,還為小人著想……。”楊大夫的話讓獵戶心裡頭熱呼呼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不等獵戶說完楊大夫擺手道:“誒!鄉里鄉親的休要見外,去看看那畜生丟下個什麼物件。”
獵戶把手裡的韁繩交給楊大夫,走過去把那頭狼留下的布包抱了過來。開啟一看,裡面竟是一個女嬰。女嬰約麼有兩三個月大,這會兒正沉沉的睡著,只是臉色看起來有些發白。楊大夫連忙接過來為懷裡的嬰兒察看一番,見女嬰並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
獵戶知道楊大夫無兒無女便拱手道:“楊大夫呀!這娃兒既在此地被您救了,看來是與您有緣啊!”
楊大夫膝下無子,自然動了收養之心:“也不知是誰家丟的嬰兒?這嬰兒既是你所救,我卻不敢貪功,不如交給你撫養吧?”楊大夫話雖這麼說,可也只是嘴上謙讓一下,手上卻緊抱著那個女嬰不放。
獵戶忙說道:“楊大夫,我這家中貧苦你是知道的,自家孩子尚且發愁養活,哪裡還能養活這孩子?跟著我三餐不濟,溫飽不周,也是活受罪,抱到您的手裡那才是正理兒。”
楊大夫聽了這話心裡自然是高興,也不再推辭,連連點頭稱是。這時那獵戶又說道:“那畜生受了我一槍,傷得不輕,肯定走不遠,待我把他尋來,剝了皮,割了肉來謝楊大夫。”楊大夫剛剛被那狼嚇了一場,哪還敢獨自一人在這裡等著。於是,跟著獵戶兩人一起往樹林中去尋找那頭狼。
跟著血跡走了約有七八十丈遠。就見那頭畜生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狼嘴一張一張的只有進的氣兒沒有出的氣兒。獵戶上前三下五去二就把那頭狼剝皮割肉宰殺完畢,收好狼皮狼肉,將心肺下水等物扔在一旁。
楊大夫見獵戶將狼頭留下來,並未與那狼的皮毛分離,就問道:“趙獵戶啊,你留著這狼頭做什麼呢?”
獵戶回道:“楊大夫你有所不知,城裡的大戶人家就喜歡這猛獸的皮毛,要是皮毛完整價錢就能貴上幾分,要是再帶上一顆完好無損的頭顱,那價錢還能翻上一番,這隻狼正值壯年,毛髮光亮,再加上這顆狼頭,一定能賣上個好價錢。”楊大夫“哦”了一聲,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獵戶又說道:“這次多虧了楊大夫您的福分才能得到這麼好的皮毛。”
“哪裡,哪裡,還是多虧了你我才能安然無恙。”
兩人邊說邊收拾好東西往鎮上走。
等回到鎮上獵戶要把狼皮狼肉全部留給楊大夫,楊大夫幾番推辭,最後,只留下一點狼肉,剩下的都讓獵戶帶回家去了。
再說楊大夫,自從得了這個女嬰後,多方打聽也不曾聽說附近有哪戶人家丟了孩子,這才安心的收養了這個女嬰。
自從這女嬰到了楊家,兩口子是滿心裡歡喜,連忙置辦嬰兒所需之物,又找了鎮上有奶的婦人喂這孩子吃奶。楊大夫更是整日裡把高興勁兒掛在臉上,連帶著氣色都好了幾分,走路都跟帶著風似的。兩口子給孩子取了個名字“落兒”,意思是天上落下來的孩子。就把撿到這孩子的那天當作孩子的生日。從此兩個人整日裡照顧孩子洗刷尿布,又要置辦滿月酒,忙得不亦樂乎。
也許是好人合該有好報,也或許是老天爺終於開了眼。自從這個女嬰到了楊家後,楊大夫家裡就是諸事順暢,又過了四五年,楊夫人竟是有了身孕,十月懷胎產下一個男嬰。這下楊大夫就更高興了,整日裡笑得合不攏嘴,臉上都要笑出褶子來了。鄰里紛紛來恭喜楊大夫喜得貴子,兒女雙全。楊夫人見丈夫高興成這個樣子,就為兒子取個名字“笑”。想要這孩子高高興興,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楊大夫聽了這個名字自然是連連說好,語氣之中,眉宇之間都充滿了對妻子的柔情。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仙路奇緣請大家收藏:()仙路奇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