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僵夜 > 第三百一十二章海上稱孤

第三百一十二章海上稱孤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主母的妾 他的玩臣 仲夏夜的戀人 你聽話點 傲嬌也要修羅場嗎? 再刻薄嘴也是軟的 再吃最後一碗飯 分手後有在想你 劇情被玩崩了 變成幼崽被重生受撿到之後 我在星際種田養崽 地下情人 失憶貼貼症候群 如果愛要有遺憾[娛樂圈] 懷了一級重犯的崽[星際] 戀愛腦霸總來給我打工 惡之花 我當松樹那些年 不天真的罪名 東京風華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汪直

汪直比俞大猷大兩歲。這位海上帝王,絕對的明朝第一倭寇。

說他是倭寇吧,他是正兒八經的明朝人。

說他是海寇吧,他手底下又有一堆的東瀛人當小弟,如果沒有他,肯定沒有那麼多的東瀛武士和東瀛浪人都來明朝燒殺搶掠。

說他是海盜,他比電影《加勒比海盜》裡的背影還要早兩百年,被西方往死裡吹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就是他那個時代,等所謂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幹盡海盜勾當,稱霸世界的時候,那都是汪直孫子輩了,夠早了吧。

說他不是海盜,人家還真不怎麼幹殺人越貨,燒殺搶掠的勾當,就是想做“國際貿易”,這要擱現在,那絕對是馬雲一級的企業家代表。

可惜汪直被明朝當心腹大患的原因就在他總想搞“國際貿易”上,因為嘉靖皇帝堅決不準老百姓到海外做生意,這不就是在跟皇帝對著幹嗎?

汪直這個人可以說從年輕的時候就想做生意,什麼掙錢幹什麼,合法不合法他都不怕,可就是點背掙不到錢,後來發現幹海上貿易暴利啊,咱們這裡姑且說“走私”吧,其實就是走私。那個時候商品經濟發達,海外需求旺盛,可以說外國人眼巴巴的來明朝大門口想做生意,明朝老百姓眼巴巴的想賺錢,就是朝廷擋在中間,誰做生意就殺誰。逼著老百姓要麼看著金山銀山餓的沒飯吃,要麼鋌而走險。

汪直選擇了這條隨時會殺頭的路。他並不燒殺搶掠,並不殺人越貨,就正兒八經的跟日本、東南亞國家乃至西方國家做生意,基本套路就是在浙江、福建一帶高價購買老百姓的瓷器,絲絹,茶葉,然後跑到葡萄牙哪兒換火器,然後再到日本拿火器換銀子……,就這麼一轉手十幾倍的利潤,而且西方人把明朝的瓷器、絲絹當寶貝,日本人在打仗,為了火器也是不惜代價,就這十幾倍的利潤各方都爭搶購買,暴利啊,賣瓷器,絲絹,茶葉明朝百姓也喜歡的不得了,汪直這麼一做就發了大財。一方面有錢了,小弟也就多了,另一方面朝廷天天要剿滅這些違反朝廷禁令的刁民,賊寇,汪直也不得不招兵買馬。總之他是越有錢勢力越大,勢力越大生意就越大,生意越大就越有錢。

這時候汪直遇到了一個狠人,就是咱們前面說的朱紈,嚴格執行朝廷海禁,嚴到什麼程度?你們村有一個人違反朝廷禁令去海外做生意,全村不管婦孺老幼全部殺光,這招太狠了,有老百姓看到違反海禁的,嚇的趕緊去報官,直接讓汪直這些人無法立足。汪直的老大就這麼被朱紈幹倒了。不過這反而幫助汪直正式坐上了老大的位子。

緊接著朱紈也倒黴了,殺的人太多了,違反海禁的殺,無辜老百姓殺的更多。終於被政敵抓住民怨沸騰這一條參倒了,朱紈自殺的時候就委屈地說我一心為天子,可現在就算天子不想我死,朝廷裡的大臣也想我死,朝廷裡的大臣不想我死,福建浙江的老百姓是一定要我死的,從來沒有老百姓這麼痛恨一個官的。我還是死吧。委屈的不能行。

朱紈死後,後面的不少官員也都意識到明朝的倭患主要原因就在於海禁,只要解除海禁,朝廷能得到一大筆稅收,百姓也能富裕,倭患也自然消除。說這些的人咱們就不說了,反正都沒好下場,被嘉靖皇帝弄死的弄死,坐牢的坐牢,人家懶得理。於是後面就再沒人敢提這事了,所以汪直他們一直都是違法的。

再說汪直當了老大以後,弄了更大的貨船,甚至是大型戰船,有大批的軍火,在日本有很多島嶼地盤,在明朝沿海也有。而且還對手下實行軍事化管理,總之實力急速暴漲。

汪直的實力強到了什麼程度?

汪直經常在日本上岸的那個小漁村,就因為他的生意直接成了海上貿易重鎮,當地人很尊敬汪直,奉為“五峰島主”,“大明國的儒商”,沒有他日本的軍火等現代化武器推廣至少推遲二十年,日本的經濟也會一直落後,到今天日本平戶還有汪直的雕像供後人膜拜,每年那裡的日本人都隆重紀念汪直,咱們現在去當然也能看到。

那個時候日本正在戰國時期,幾百個勢力大亂戰。但日本彈丸小國,人口又少,所謂的戰國跟咱們這兒的鄉村鬥毆差不多,就戚繼光看到的義烏礦工械鬥,放到日本,那都是諸侯大決戰了。而汪直有十餘萬兵馬,一出門後面跟兩千小弟,緋袍玉帶,金頂五簷黃傘,貼身侍衛金甲銀盔,出鞘明刀……,他把佔領的日本地盤叫宋國,自己稱自己為大宋子民,不說是大明子民,然後自封“徽王”,因為他是安徽人。總之不管是宋國,還是徽王啦,有實力,有威望,日本的那些諸侯王見到汪直都爭相拜見討好,在人家國家各種稱王稱霸,日本人不僅不敢惹,還非常尊敬。這一點在咱們《僵夜》裡也有提到,連日本倭寇首領柳生宗男等人見到汪直都要跪拜,而且是真心臣服。

汪直不光在日本無敵,在東南亞各國也打了幾場海仗,直接成為整個東亞、東南亞一帶的最大海上霸主。那個時候明朝的戰船是世界最先進的,可汪直的戰船比明朝最大的還大,火炮更猛,牛氣沖天。但是他一輩子都想回明朝當中國人,最後就死在這個念想上了。

在這裡忍不住要多說幾句,汪直死了幾十年以後,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各國海盜才開始征服世界,可惜別的國家的海盜都有政府全力支援,所以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先後稱霸世界,到現在世界上一堆的國家還在說這三國語言,尤其是英語,為啥,直接讓三國給滅了,成了人家的領土,也就是殖民地。而咱們大明嘉靖皇帝呢,不僅不支援,還往死裡打,他要支援了,別的不敢說,日本、東亞、東南亞的歷史是鐵定要改寫了。我為什麼一直喊嘉靖大坑貨,就是可惜這裡了,他當初要是全力支援汪直橫掃天下,那……那影響足以到今天。

樹大招風,汪直強了以後就成了朝廷的眼中釘。這時候剿倭老大就是胡宗憲了,但胡宗憲怎麼也打不過汪直,海戰就不說了,最大的戰船也沒人家的厲害,而且人家一輩子稱霸海上,你就算戰船比人家強也未必打得贏。就連陸戰胡宗憲也打不過,他手底下雖然有俞大猷、戚繼光、盧膛等名將,俞大猷是有輸有贏,贏也都是區域性小勝利,沒啥影響,輸了就各種倒黴。戚繼光也差不多,那時候戚家軍還沒建立,戚繼光打的很憋屈,還被朝廷降罪。盧膛更是沒聲沒響。老大胡宗憲為了能對付汪直,用了各種招,比如故意放他的手下走,大概意思就是:“我放你走,就說打贏了。這樣你毫發無損的回到海上,我也能向朝廷有個交代,咱們哥倆好,都別說破。”結果事情敗露,胡宗憲找俞大猷背鍋,差點把老實人坑死。

打,打不過。最後胡宗憲就只能招降。汪直在外面做海上貿易的時候,朝廷就把他安徽老家的親人全抓了,胡宗憲就做家屬工作,對人家很好,效果很成功。汪直一輩子在海上稱王稱霸,無論在日本、東亞、東南亞有多大的地盤,多高的威望,就想回明朝。再加上老婆,母親都說朝廷多好多好,果然心動了。這中間當然有博弈了,但最後汪直投降了,他招降的條件只有一個:取消海禁,讓老百姓能正常跟外國做生意。

胡宗憲答應的挺好的,又是親筆書信,又是拿自己擔保,結果人家一上來就變臉了,汪直就這麼完了,他的老婆,母親等全家也都讓朝廷給殺了。如果聽到這些,你可能覺得胡宗憲做的太不地道了,但如果瞭解了具體的過程,你會發現沒有最不地道,只有更不地道,這哥們這事幹的實在不光彩到了極致,損到了極致。因為這其中還牽扯到倭寇老二徐海的死,以及徐海老婆王翠翹的各種愛情故事,還有大學家徐渭,我一直覺得這段真實歷史故事太精彩了,拍成電影一定很棒,可惜註定拍不成,因為朝廷太陰損,太見不得人,朝廷畢竟代表正統,你懂的,都拍戚繼光呢,這事誰敢拍?

說最後吧,倭寇二當家徐海絕望之下跳海自殺,大當家汪直也在杭州被斬首。直到臨死的時候,汪直都只有一個願望,請求朝廷解除海禁,給沿海的老百姓一條生路。這樣沿海一帶也就沒有人鬧了,所謂倭亂能迎刃而解。結果自然是我們的坑貨嘉靖皇帝根本不鳥,殺了。

汪直在的時候,他手下的人基本都只是做生意。當然在生意不好的時候,偶爾也會上岸去搶,畢竟天天被朝廷罵是倭寇,早就都是死罪了,好人是當不成了。但汪直對手下的約束還是比較嚴的,總之汪直在的時候大明朝的倭患基本為零,主要都是朝廷跟汪直的人在打仗,給老百姓帶去禍患最多的不是汪直那邊,恰恰是朝廷這邊,地方官員,剿倭將領以剿倭為名,各種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發生過很多殺老百姓冒功的事,官逼民反的太多了,這真不是我替汪直洗地,感興趣的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不便細說。

汪直死的時候說,殺我一個人只是小事情,可兩浙的老百姓就要苦難了。這話果然不錯,他和徐海死後,手下的人沒了約束,先是瘋狂報複,然後分成幾十股把整個浙江、福建沿海一帶鬧的天翻地覆,我們一直說明朝倭患最嚴重的時期就是在嘉靖中後期,說的就是汪直死後的這段時間。

憑良心說,汪直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他一輩子都是在反抗朝廷的海禁政策,就想合法的做生意,只是嘉靖一朝不管百姓死活,他只能非法幹。後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明朝海禁的時候正是西方國家靠著海上貿易,靠著戰船統治世界的時期,在明朝之前中國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軍事等方方面面都處在世界最前端,但明朝的海禁讓中國和西方斷絕了經濟文化科學技術交流、使中國漸漸脫離世界發展大勢,還逼出了汪直、徐海等一個個武裝走私集團甚至後期的眼中倭患。

直到嘉靖帝死後,隆慶帝繼位,海禁終於解除,正是因為海禁解除,倭患才終於徹底消失,再說一遍,倭患消除不是戚繼光、俞大猷打的,是海禁解除了。而且這讓沿海經濟飛速發展,漸漸百姓生活富裕程度遠超內陸,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世界三分之一的巨額白銀財物流入明朝,所以朝廷也富裕了,這也是隆慶帝一直被奉為明君的很重要一條。

可惜明亡清立,又閉關鎖國,與世界遠遠拉開了距離,直到近代被英國人用大炮撬開大門。而今天我們搞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鼓勵公平共贏的國際貿易,恰恰與明清國策完全相反。

……

再說說另一個倭寇大首領吳平吧,其實把吳平跟汪直放一塊他是有點不夠格的,或者說遠遠不夠格。不過因為咱們《僵夜》裡設計他的地方比汪直多,所以說說歷史上的他。

汪直是倭寇老大,徐海就是倭寇老二了,徐海也是安徽人,後來跑到杭州當和尚,可惜是個花和尚,恨不得天天破色戒,他跟名妓王翠翹的故事直接被越南人寫成了一部國民文學長篇敘事詩,叫《金雲翹傳》。兩人的愛情故事確實精彩,又在那段動蕩的歷史背景下,可惜在咱們這兒拍不成電影。

汪直、徐海死後,倭寇分成了幾十股就散了,在瘋狂報複一段時間後,這些倭寇大部分都繼續紮根在浙江一帶,各自稱霸一方。幾年後無敵的戚家軍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於是就在浙江爆發了大戰,也就是咱們《僵夜》裡的臺州大戰,九戰九捷。倭寇就逃了,差不多都往福建逃的,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汪直的義子毛海峰,這個人咱們《僵夜》裡也經常提到。不過毛海峰這個人跟汪直比起來差遠了,越混越差,最後人馬都跑另一個大首領哪兒去了,這個大首領就是吳平。

吳平的生平咱們《僵夜》裡都說了,那就是真實的歷史上吳平的來歷,所以這裡不多說了,咱說說他的金子,《僵夜》裡他的金子被男主張沐找到了,但一直沒挖出來,事實上呢?

有人說吳平的金子是十八大缸,有人說是十八大船,總之多的不要不要的,多的能把潮州的主幹大路都一直鋪滿,你怕不怕。就在金銀島,他讓他妹妹藏的,跟咱們《僵夜》裡說的一模一樣。所謂“吾道向南北,東西藏地殼,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誰能破解這二十個字,誰就直接發達了。可惜直到現在一大群專家研究了很多年,也找了很多年,沒找到,趕明兒我是打算去碰碰運氣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穿越修仙界,開局撿到一個帥哥 南梁舊事 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