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人用一個詞就可以形容,那就是俗。
他從來沒有見過梅竹蘭這樣的女人,甚至讓他纏上了自慚形穢的感覺。
這個女人人如其名,就像是傲雪迎霜的梅花,清新淡雅的蘭花,堅韌不拔的竹子。
滕長天為她著了迷,發誓要和這個女人在一起。
後來他用各種方法打聽梅竹蘭的訊息,終於讓他知道了她的資訊。
原來梅松是一個清貧的雅士,一生致力於畫出更加完美的畫作,創作出更好的藝術,因此雖然掙錢不少,花錢也是如流水一般,一生也沒有積蓄多少錢財。
梅竹蘭是他的獨生女兒,從小就耳濡目染,痴迷繪畫和花卉,對藝術之外的物質生活不太看重。
梅松死後,由於崇拜他的父親,於是她想追隨他的腳步成為一個畫家。
幾年之後,她畫出了許多的畫,但是由於不論是筆法還是用色都太過於模仿他的父親,導致她的繪畫得不到承認。
“世界上只需要一個梅松就夠了!”這是一個和生前的梅松關係最好的長輩對她的畫的評語。
這個長輩並不是批評她,而是想給她指條明路,要知道也不是什麼水平的畫師都能畫出和梅松如此相像的畫來。
然而梅竹蘭並沒有改變,依舊只畫那樣的畫。
所以幾年後梅竹蘭幾乎就窮的吃不上飯了。
吃不上飯倒是沒什麼,關鍵是沒有錢買畫具之類的東西。
本來從梅松過世之後有很多畫商都想購買梅松留下的畫作,就算是練筆之作也沒有關係,不過都被忠心耿耿的老管家給拒絕了,連老管家這一關都過不了,就更別提梅竹蘭了。
梅竹蘭從來也沒有表過態,他只專注於繪畫和賞花。
幾年前老管家就過世了,市面上就突然大量出現梅松並沒傳世的畫作,包括一些練筆之作,大家都知道這是梅竹蘭把畫都賣掉了。
但是不知為何梅竹蘭依舊很窮,終於不得不賣掉了《菊韻》。
很多人對梅竹蘭頗有微詞,認為她為五斗米折腰,用金錢玷汙了他父親的藝術。
但是經過滕長天的調查,他知道梅竹蘭並不是這樣的人。
她為什麼在賣掉那麼多畫之後依然一貧如洗?
是因為那些畫根本就沒有賣出多少錢,有的甚至只要畫商或者朋友開口就是白送。
能想象一副梅松的畫以連環畫的價格賣掉了嗎!
不過《菊韻》這幅畫太過貴重,就這麼白拿實在太過份,有損聲譽,於是畫商們就想出了一個以梅竹蘭為名的拍賣會。
錢當然都歸畫商,但是罵名都歸了梅竹蘭,但是梅竹蘭也沒有生氣,依舊靠著畫商給的看似不菲實則離《菊韻》價值十萬八千里的錢像以前那樣優雅但清貧的活著。
喜歡法寶之僕請大家收藏:()法寶之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