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參謀長正拿著一支紅藍鉛筆,在一幅巨大的軍用地圖上勾畫著,聞言猛地抬起頭,濃密的眉毛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接過電報,目光如電,迅速掃過。
“什麼?!”
一聲驚呼,從素來沉穩的副總參謀長口中發出,帶著難以置信的錯愕。
他放下鉛筆,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電報,眉頭越皺越緊。
“這麼快就敗了?”
副總指揮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接過電報,神色同樣凝重。
電報上的內容觸目驚心:晉綏軍攻城部隊在鬼子反擊下全面潰敗,傷亡不計其數,建制大亂,閻錫山已下令全線後撤。
“十幾萬大軍啊……”副總指揮緩緩放下電報,語氣中帶著一絲嘆息,也有一絲震驚,“從大舉圍攻到全線潰敗,前後不過數日功夫。這閻老西,這次可是把老本都賠進去了不少。”
兩位老總對視一眼,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凝重和意外。
他們預料到晉綏軍攻打泰源不會一帆風順,畢竟鬼子第一軍雖然遭受過重創,但其戰鬥力和筱冢義男的指揮能力依然不容小覷。
但他們著實沒有想到,晉綏軍會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
副總參謀長將手中的電報紙捏得有些發緊,他猛地抬起頭,看向副總指揮,沉聲問道:
“老總,晉綏軍雖然平日裡跟我們摩擦不斷,但好歹也是抗日戰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現在他們敗得這麼慘,鬼子必然士氣大振,下一步很可能會擴大戰果。”
“我們……要不要考慮出兵策應一下?哪怕是襲擾一下鬼子的後方,牽制一部分兵力,也能給他們減輕點壓力。唇亡齒寒啊,老總!”
副總參謀長的聲音在安靜的窯洞內迴盪,帶著一絲焦急和不忍。
副總指揮聞言,卻沒有立刻回答。
他緩緩站起身,深邃的目光從地圖上移開,開始在窯洞中央那簡陋的沙盤前踱步。
沙盤上,清晰地標註著晉省各地的山川河流,以及敵我雙方的態勢。
他的手指不時在沙盤的某個區域輕輕一點,陷入沉思。
指揮部內的其他參謀和軍官們,也都屏住了呼吸,將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了副總指揮的身上。
昏黃的油燈光芒跳躍著,將他魁梧的身影投射在土牆上,拉得忽長忽短。
所有人都明白,此刻副總指揮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對整個華北,乃至全國的抗戰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
支援,還是不支援?
如何支援?
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更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
時間,在沉默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窯洞內,只剩下副總指揮那略顯沉重的腳步聲,以及眾人剋制的呼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