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反應,與王驚國如出一轍。
先是難以置信。
隨即是臉上火辣辣的羞臊。
緊接著,便是與王驚國一般無二的,夾雜著嫉妒、不甘與一絲投機取巧的決斷。
楚雲飛一個小小的師長,竟然捅破了天!
他們這些堂堂軍長,手握數萬雄兵,卻連城牆根都摸不到,這臉丟得比太行山還高!
不行!
絕不能讓楚雲飛獨吞這份天大的功勞!
“停止進攻!”
“部隊後撤休整!”
“目標,東城門!”
一道道內容相似,語氣卻同樣急切而堅決的命令,從各個臨時指揮部中發出。
夕陽的最後一縷餘暉,戀戀不捨地從泰源城頭掠過,緩緩沉入西山。
南城、西城、北城外的槍炮聲漸漸平息下來。
持續了一整天的慘烈攻防戰,落下了帷幕。
硝煙尚未散盡的陣地上,晉綏軍各部計程車兵們拖著疲憊欲死的身軀,從屍山血海中撤了下來。
他們在各自的營地裡,默默地包紮著傷口,清點著人數,眉宇間是揮之不去的疲憊和對陣亡同袍的哀傷。
城內的鬼子,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平靜所迷惑,或許是同樣需要喘息,並沒有趁勢追擊。
雙方隔著一段距離,在暮色四合中,詭異地對峙著。
時間,在沉寂中悄然流逝。
幾個小時後,當深沉的夜幕徹底籠罩了大地,繁星開始在天鵝絨般的夜空中閃爍。
原本寂靜的晉綏軍各軍營地,突然間騷動起來。
休整完畢的各路大軍,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拔營而起。
一條條黑色的洪流,從泰源城的南、西、北三個方向,不約而同地朝著東面蜿蜒而去。
夜風中,可以聽到無數軍靴踏在泥土上的沉悶腳步聲,匯聚成一片低沉的轟鳴。
士兵們緊握著手中的步槍,臉上帶著大戰後的疲憊,但眼神中卻又燃起了一絲新的火焰——那是對勝利的渴望,或許還有對“頭功”的期盼。
軍官們騎在馬上,或是在隊伍中步行,壓低聲音,不斷下達著指令,催促著部隊加快速度,同時保持著行軍的隱蔽。
“快!都跟上!別掉隊!”
“炮兵!炮兵跟上!注意隱蔽!”
沉重的野炮、山炮,被騾馬拖拽著,或由士兵們合力推輓,在崎嶇的道路上發出吱呀呀的呻吟,車輪碾過碎石,留下深深的轍印。
彈藥車隊緊隨其後,大車小輛,滿載著炮彈、子彈和手榴彈,這些都是接下來攻城拔寨的底氣。
火把被嚴格禁止,只有偶爾軍官檢視地圖時,才會短暫亮起一點微弱的燈光,旋即熄滅。
數萬大軍,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無聲,卻又氣勢洶洶地,朝著那已經被楚雲飛撕開一道口子的泰源東城門,急速匯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