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它了!
沒有絲毫猶豫。
選擇T26。
郭承淵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這玩意兒皮實耐操!
是斯拉夫在戰前產量最大、裝備最廣泛的坦克之一。
技術成熟。
結構相對簡單。
基於維克斯六噸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不算特別複雜。
這意味著維護保養相對更容易上手。
配件也更容易獲取(在系統商城裡)。
這對技術家底薄弱、維修條件極其有限的獨立旅來說。
簡直是量身定做的福音!
總不能送過去一堆開不了幾天就趴窩的嬌貴貨吧?
老李不得罵娘?
其次,火力足夠用!
T26(後期型號)裝備的45毫米20K坦克炮。
在1940年這個時間點。
效能相當不錯。
吊打小鬼子那些普遍裝備37毫米炮的九五式、九七式輕坦,簡直不要太輕鬆!
無論是穿甲能力還是火炮射程,都佔據優勢。
穿甲彈對付鬼子的薄皮坦克綽綽有餘。
其配屬的高爆榴彈(HE),對付步兵叢集、機槍火力點和土木工事,也威力十足。
比小鬼子那37毫米“小水管”強太多了。
再者,機動性也過得去。
雖然它不像同門的BT系列那樣,能跑出驚人的公路速度。
但T26的越野能力和通行能力,在輕型坦克裡算是不錯的。
它的重量適中,對路面和橋樑的要求不高。
恰好能適應華北的複雜地形。
不至於像中型坦克那樣處處受限。
能在山間小路、田埂地頭髮揮作用。
最關鍵的一點。
價效比!
它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