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便躬身退出了辦公室,並細心地帶上了門。
辦公室內再次恢復了安靜。
郭振國靠在椅背上,看著手機螢幕上那個花裡胡哨的檔名,手指懸在開啟按鈕上,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
郭振國手指輕點,開啟了那個名為《星耀互娛:新媒體達人生態孵化基地商業計劃書》的檔案。
螢幕上立刻彈出設計精美的封面,科技感十足的配色和線條,確實很唬人。
他耐著性子,一頁頁翻看下去。
“新媒體”、“達人”、“生態”、“孵化”、“MCN”、“流量變現”……各種時髦的詞彙撲面而來。
郭振國看得不慢,幾十年的商海沉浮,讓他能迅速剝開華麗的辭藻,抓住核心。
嗯,租個樓,裝修成一個個小格子間,吸引想當網紅的年輕人進來。
收他們的租金。
如果他們火了,再從他們的打賞、廣告收入裡抽成。
聽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生意?
投入固定資產,產生持續現金流(租金),還有潛力巨大的浮動收益(抽成)。
模式清晰,邏輯似乎也說得通。
尤其是裡面描繪的“萬億級新媒體市場”、“年輕人的夢想平臺”等藍圖,確實讓人心潮澎湃。
但郭振國眉頭很快又皺了起來。
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問題。
前期投入巨大,光是租賃和改造一棟合適的樓宇,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計劃書裡對啟動資金的需求,只提了區區兩百萬?
怕是連裝修費都不夠吧?
而且,盈利的核心在於“達人”的成功率和後續抽成。
但網紅這東西,紅得快,涼得也快,極其不穩定。
把寶押在一群前途未卜的年輕人身上?風險太高。
更別說,計劃書裡對如何“賦能”、“扶持”語焉不詳,全是空泛的口號。
這不就是高階二房東,外加一個畫大餅的中介抽佣嗎?
他拿起辦公桌上的座機電話,撥通了兒子的號碼。
電話幾乎是秒接。
“喂,爸!”郭承淵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和一絲緊張。
“計劃書我看了。”郭振國的語氣聽不出喜怒,平靜如水。
“怎麼樣?爸,是不是特牛逼?我覺得這個專案前景無限!”郭承淵迫不及待地自賣自誇。
“嗯,看起來是挺熱鬧。”郭振國不置可否,話鋒一轉,“你覺得,這個專案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郭承淵一愣,隨即想起客服的說辭,連忙道:“核心競爭力在於我們的‘生態孵化’模式!我們不只是提供場地,更重要的是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包括專業的運營指導、流量扶持、商業資源對接!我們是平臺,是賦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