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一路向下,定睛在胸口,胸前掛著教練員通行證。
這真不是個好開頭。
“是挺巧,滑協怎麼就把通行證寄給我了呢。”馮蒹葭低頭看。
通行證上印著五花八門的藍色圖案,右上角有平昌冬奧的ogo,是他們的專屬標誌。
“事先宣告,我去年邀請過您的。”葉紹瑤舉手撇清。
在登記運動員資訊時,原則上可以填寫一位陪同教練,她在這一欄停留許久。
滑冰學校不缺她的師父,但同樣,他們也不缺學生。
和格林教練商量後,葉紹瑤把名額留給了馮蒹葭,想讓她重溫奧運賽場。
但對方義正言辭拒絕,說二月要帶著孩子去旅遊。
“教練,您不會真報了旅行團?”
“自駕,”馮蒹葭順著她的話說,“否則,我現在還被困濟州島。”
實話說,這裡的景緻哪有比賽吸引人。
k國為迎冬奧,向世界多地放開免簽入境,一個小島都是數十萬百萬計的旅客。
容翡和張晨旭過來打了個招呼,繼續和主教練討論技術動作。
葉紹瑤還待在這裡,貼心地陪伴場上唯一非國家隊人員。
“別守著我,小季一直在等你呢,”馮蒹葭見她只傻站著,說,“我來驗收你們的訓練成果。”
這幾年,葉紹瑤和季林越不常回國比賽,為數不多的露面都在國際上,採訪內容也稀缺。
自奧運名單公示,有網友收集資料作奧運前瞻,發現兩人近兩年的比賽影片不過十來個,可以喻之為神秘。
簡單的短舞蹈合樂,他們把步法和其他技術動作串了一遍。
“滑速比出去前好多了。”
葉紹瑤點頭。
雖然有單人滑的功底在,但剛去格林組時,還是在速度練習上吃了不少苦頭。
甚至,他們的每項針對訓練都是打破重來。
放眼國際,人外不止有人,或許還有可以容納萬人的廣場。
眼前的馮蒹葭難得說了很多優點,從滑行誇到託舉。
葉紹瑤聽得怪不適應。
“領隊還能說說同步性的毛病,您怎麼全講好話。”
都這時候了,他們需要的是改進建議。
“需要用暫停鍵才能挑出來的刺,我不會這麼不容錯。”
磨合得再好也會有失誤偏差,只有百分之一的機率,那都不算問題。
這居然是馮教練說出來的話。
背過身,葉紹瑤和季林越偷偷討論,是不是因為她家孩子終於熬過高考,才讓一個嚴格的母親對世界抱以寬容。
不過馮教練的執教水平就擺在那裡,他們的能力也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