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去年就已經學會了後外點冰兩周和薩霍夫兩周跳,阿克塞爾跳成功率也很可觀,步法是每次上冰都有練的,這些任務對她來說簡直輕輕鬆鬆。
葉紹瑤充滿自信地進入上課狀態,從葫蘆步開始適應年後第一滑。
蛇形步沒問題,單足滑行沒問題,壓步沒問題,搖滾步沒問題,轉三沒問題……她現在對任何基礎步法信手拈來,適應期都不需要。
一直到複習完單周跳躍動作,她都自持良好。
那……要不試試旋轉?
葉紹瑤在冰上抗造,不怕摔不怕撞,就怕轉幾圈找不著北。
她向別人問過很多技巧,但似乎都不管用,兩年下來也只會雙足轉和慢速版的單足反直立轉。
如果不是因為考級迫在眉睫,她不會這麼著急。
穆百川見過跳躍偏科的,卻很少見學不會旋轉的,他好奇於問題所在:“你先滑一個最簡單的單足轉。”
葉紹瑤說做就做,也顧不得腳下虛浮的怪異感。
“你看看冰痕。”
旋轉一般有穩定的軸心,冰痕會圍繞軸心展開,形成一個圓。
她低頭欣賞自己留下的痕跡,一圈一圈,像打結的電話線。
好吧,這下不止得克服轉暈的問題,她連軸都找不著了。
“穩定核心,慢慢收回浮足,腹部發力,感覺到腰桿在往上拔。”
只要速度夠慢,放大每一個細節標準,位移就不會太多。
然後再逐漸提速。
“找到感覺了嗎?”
葉紹瑤了悟,好像找回了初學單足轉時的肌肉記憶。
“旋轉時不要低頭,滑出後嘗試反轉一圈,頭暈會好很多,”穆百川警告她,“再讓我看見低頭就上戒尺。”
如果說在學校裡,數學是她的頭號勁敵,那麼在滑冰課上,她的苦主接二連三。
在尋找旋轉軸的路上,葉紹瑤發現了新難題。
新一次考級報名開始,她高高興興給教練上報考生資訊,穆百川隨手給了她一份考級手冊。
閱讀完手冊上花花綠綠的各種內容,她才看明白,二級自由滑不僅要求考察單足直立旋轉,還有對柔韌性有高要求的內外刃燕式平衡。
這對她的軟開度是個不小的挑戰。
小姑娘滿臉愁雲地叉腰沉思,最後還是狠下心,報了學校課後興趣班裡最搶手的舞蹈課。
沒有事先商量,葉紹瑤以通知的形式將報名結果告訴給媽媽。
“你要學舞蹈?”
邵女士無法想象當年在舞蹈室外不肯撒手學習的小姑娘,如今為了滑冰自願死磕舞蹈基本功。
季林越也同樣意外,他可沒忘記當時是怎麼救葉紹瑤於啦啦操老師的魔爪。
所以他問:“為什麼?”
葉紹瑤的回答很誠懇:“教練說過,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以後提刀和躬身轉是很難練的。”
如果她有良好的身體條件,肯定不想受這份苦,可她偏偏腰硬,腿也抬不起來。
她依稀記得教練誇過季林越的身體協調好,於是好奇地問:“你會提刀嗎?”
話鋒突然轉了半圈,最後落在季林越身上,他懵懵地點頭:“會一點。”
葉紹瑤發出疑問:“刀片不會割著手嗎?”
“不會啊。”
季林越踩著冰鞋給她演示平衡燕式變提刀燕式,不過因為沒有充分的熱身,這個燕式並不算成功。
“這次沒拉起來,我還在剛摸到刀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