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不到,霧氣大,氣溫也低。傅元初穿一件短款黑色羽絨服和同色系的工裝褲,挺常見的搭配,也沒有晃眼的大ogo,但細節處都是設計感。
他肩寬腿長,再加上那張沒什麼表情的臉,徐子堯頓時就感覺到了壓迫感。
徐子堯自詡情場老手,一直也很沉得住氣,軍訓那會兒就看上的蔣京津,加了她微信之後沒有貿然行動,一直只是默默點贊,偶爾發點可愛的表情評論。
時間長了,徐子堯在蔣京津的備注欄那裡寫的標簽也越來越多:好看,不做作,本地人,有錢,獨生女……
大學經常要在群裡填各種表格,他根據蔣京津填的假期去向表,找到她家小區,進不去,就在外面的711等,反正她pog裡經常出現關東煮。反正是國慶第一天,女孩一般兒都更喜歡先在家休息。
事實證明,這次徐子堯的手段依舊沒有出錯,他如願堵到了蔣京津,原本想等吃完早餐,就讓她帶著自己在附近的“景點”逛一逛,沒想到會被傅元初打斷計劃。
男人之間的直覺最準,講座散場那天第一次見的時候,徐子堯就知道,傅元初對蔣京津,絕對不可能只是普通朋友的感情。
用一句已經被短影片用爛了的話來形容,蔣京津就是那種從小在愛裡長大的女孩兒,也很樂意分享自己的開心情緒,朋友圈和短影片賬號幾乎都是正面情緒。
傅元初常常出現在她的朋友圈,不是以那種“異性”朋友之間的曖昧合照,也不是類似“寵溺”的聊天記錄。
多數時候,是蔣京津分享鄰居阿姨烤的餅幹,ive圖裡那隻端著盤子、骨節分明的手;是全家一起去果園,摘蘋果時畫面裡出現的第二把剪刀;是逛傢俱店,大多數餐盤和杯具為什麼都要同時買兩份……
確實很親近,甚至可以說是日積月累、旁若無人的親暱。
但那又能怎麼樣呢?
徐子堯笑了笑,主動退到一邊:“京津,你朋友,好像在喊你。”
只要傅元初在蔣京津那裡還是朋友,那他自然就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果然,他故意加重朋友兩個字的時候,傅元初皺了皺眉。
蔣京津抿了抿唇,用盡量若無其事地語氣說:“你怎麼來了?”
傅元初擋在她和徐子堯之間:“昨晚給你發訊息,怎麼不回?”
“什麼訊息?”蔣京津依舊沒看他,“我關靜音了,還沒看到,有什麼事嗎?”
“昨晚……”
“昨晚?”荊磊一般不會大晚上給她發個標點符號,大概回憶了一下兩條訊息的時間,蔣京津明白過來,“啊,昨晚我碰見荊磊了,我倆一塊兒去的球場,不過人好多,我都沒怎麼看見你……”
她不知道傅元初是不是要跟她“解釋”昨晚的事情,還是在剛察覺到有一絲矛頭的時候,就果斷把這件事情截過去。
蔣京津還沒有想好要怎麼面對這件事,或者說,是沒想好要怎麼面對傅元初,所以只能用活潑的語氣來掩蓋過去,盡量和平時一樣,沒心沒肺地只做朋友。
傅元初沒說完的話頓在嘴邊,定定地看了她幾秒,重複了一遍:“沒看見我?”
冬天早起很困難,去圖書館也困難,不過就某些時刻來講,是很不錯的天氣。比如現在,藉著整理圍巾的動作,蔣京津很小心地做了一個深呼吸,再抬頭的時候,自認為已經裝得天衣無縫。
“喲,怕我打擾你呀?”蔣京津用平時那種活潑的、暗含打趣的語氣調侃道,“我可真什麼都沒看見啊。”
沒等傅元初接話,她又立馬接著問:“對了,你來找我有事嗎?”
笑得沒心沒肺,調侃的語氣,冷戰後的一點點生疏和不自然。
蔣京津頓了頓,仍舊笑著,繼續說:“不然手機上聊吧,我朋友還在等我……”
傅元初的視線依舊毫不掩飾地落在她臉上、眼睛裡,似乎要將她看穿一樣。蔣京津咬了一口嘴裡的軟肉,同樣歪頭對上他的眼神,彷彿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或者說,知道了也不在意。
“什麼朋友?”傅元初挑唇,眉眼間卻冷得快要結冰,“什麼事要現在說?”
“跟你沒關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