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文理分科已經一個學期,也是這麼多年以來,傅元初和蔣京津第一次沒有在同一個班一起上學。
上大學後才知道,原來京市的高中和其他省份相比,壓力已經相對輕松很多。可即便如此,進入高三之後,晚自習的時間還是被推遲到了九點半統一放學,結束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要留下來繼續自習半小時。
想著能多畫一張是一張,蔣京津當然也早早就提交了自習的申請。她和傅元初每天都一起走,但蔣京津沒有問傅元初要不要神情,只預設他根本不需要——
傅元初從小就不太相信、也並不適配努力到百分百才能有所收獲這樣的理論,學習對他來說只是生活的一小段分支。更何況,他本來就是很有可能在下學期直接透過競賽保送的。
但傅元初還是申請了,這半個小時他有時候會在教室寫競賽題,更多時候和荊磊幾人在初中部那邊的籃球場打球,離得遠也不會打擾到別人,又能鍛煉身體。明中的老師都不是十分古板的,除了叮囑他們注意安全,也沒有多阻攔過。
一場球剛好能在自習下課的時候結束,傅元初會提前回教室拿書包,到畫室那邊等蔣京津。
畫室在實驗室那邊,和兩個學部都隔著一段距離,好多同學都趕著回家接著補課,留在教室的人寥寥幾個。偶爾風一吹,外面樹影一晃,蔣京津心底難免有些發寒。但這麼日複一複,即使家離學校並不遠,她一次也沒有落過單。
即使是那次吵架的時候。
說起來原因也很好笑,雖然蔣京津已經回憶不起太多的細枝末節,還是覺得好笑,僅僅只是她美術班的同桌,曾經追過她的一個男孩兒。
當時的每一個週末,傅元初都會給蔣京津補文化課。為了提高效率,兩人更習慣在外面找地方,大多數時候是圖書館允許討論的區域,佔不到位子的時候,也會到麥當勞點套餐。
一直都是兩個人一起,除了有一次,蔣京津約了那個男同學——也不是特意約的,是他碰見過一次蔣京津和傅元初在圖書館自習,就問了能不能加入。
“別人一問你就同意?”藉著取餐,傅元初把蔣京津拉到另一邊。
“哪有,我拒絕過好幾次的!”蔣京津解釋道,心下也有點煩,“但他就說想從你這學點經驗,說了好幾次。我們在畫室那邊又是同桌,人家也幫過我的忙,我實在是不知道要怎麼拒絕……”
那個男同學高一的時候追過她,後來聽說也談過戀愛,蔣京津就沒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只當普通同學相處。一起討論這事她婉拒過好幾次,也提出過可以找一對一的家教,可能會更有幫助。但男同學或許看中傅元初是年級第一,非說想向他請教一些學數學的經驗。
傅元初陰陽怪氣:“蔣京津,以前跟你做同桌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對我這麼好呢?”
說是這樣說,人都來了,也不可能真趕走,那天他臉色雖然不怎麼好,還是耐著性子補完兩個人的課。
結果第二週,那男同學就再次跟蔣京津表白了,晚自習結束的時候攔著要給她送情書,恰好被來接人下晚自習的傅元初碰見了。
“嘖,你攔著我幹什麼?”被蔣京津拽著出去,傅元初皺眉道。
跟剛剛看見男同學攔著門不讓蔣京津走時候暴怒的神情不同,面對她的時候,無論語調再陰陽怪氣,傅元初周身的氣場又總是溫和的。
讓人平靜的、有安全感的那種溫和。
“不然呢?你還真想上去給他一拳啊?”蔣京津臉色不太好,語氣也很著急。
他是要走保送的人,事情沒有塵埃落地之前,不能出任何差錯。
拒絕之後察覺到自己被攔住的時候,蔣京津是有過著急的,但想到傅元初馬上就會來,她的心又定下來,所以是真的沒什麼大礙。
“我明天讓老師換個座就行,他也不敢真的做什麼,平時性格也挺好的,剛剛估計是著急了……”
“不兒,蔣京津你替他說話幹什麼?”最後一班公車還沒來,要走的學生都已經走了,公交站臺難得沒人,“再怎麼著急他就能這麼堵你?要是他下次更過分怎麼辦?”
上次考試她的成績遠沒有達到預期,藝考和文化分的成績壓在身上,平時再怎麼活潑的人,在經歷高三的時候也會疲憊,對成績以外的一切事情好像都可以說算了:“我這不是沒出什麼事兒……”
“真出什麼事兒就晚了!”傅元初煩躁地抓了一把頭發,一邊照顧著蔣京津的情緒,一邊又忍不住擔心,語氣難免急促。
比以往更敏感的蔣京津卻突然像被紮了一下,煩躁不由自主湧上來:“傅元初你是不是覺得全世界就你最牛逼啊?!”
“什麼?”
“從小到大就你最牛你最厲害,我承認行了吧,但現在我都說了我自己可以解決,你能不能別煩了?!”
那天的公交車來得格外晚,大概因為是學校附近,京城的夜晚居然也被襯得安靜,讓爭吵和沉默都更加無處遁形。
反應過來的傅元初差點氣笑了:“蔣京津,所以你覺得我是為了證明我比你厲害?”
“你愛這麼想就這麼想吧,”蔣京津回答得很快,“但我的事情我自己能解決,不用你管。”
說完對駛過來的計程車招了招手,一個人坐進去,幹脆地甩了車門。
別管什麼冷戰熱戰,回想起來,如果“友情”有岌岌可危的時候,一定只會是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