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也不抬的林女士則是各打五十大板:“得了吧,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你倆剛是不是在裡面打遊戲呢?吵得我倆都準備進去勸架了。”
“哪有!”蔣京津坐下,“我看電影陶冶藝術情操呢,才不像一一,整天不務正業,簡直是網癮少年。”
明明都聽見了傅元初過來的動靜,她當面編排起人來還是臉不紅心不跳。
“又在這兒造什麼謠呢蔣京津?”傅元初路過,彎腰在她耳邊打了個響指。
見他徑直往廚房方向走,蔣京津趕緊起身跟上:“誰造謠你了?是你自己敢做不敢當好吧!”
一邊整天互相嚷嚷著吵架,一邊又恨不得去哪兒都要一塊,兩位家長默契對視一眼,都笑著搖搖頭,只當沒聽見兩人小孩兒一樣的鬥嘴。
顧阿姨很喜歡做甜品,今天中午才剛烤過曲奇餅幹,廚房裡有淡淡的黃油和巧克力香。
“站那兒別動。”傅元初言簡意賅,見蔣京津雖然不明所以,還是下意識站在原地,這才快速開啟冰箱門又關上。
那天去看中醫傅元初也在場,除去飲食要很忌口,也叮囑了她不能受涼。
反應過來的蔣京津決定好脾氣的原諒他,只嘟囔道:“你好誇張呀傅元初。”
如果有個計數器,大概才可以數清兩人每天到底互相喊多少遍對方的全名。
很多人都說過蔣京津的名字很不好讀,小學剛開始學漢語拼音的時候,她自己甚至也抱怨過,後來遇到的人越來越多,當然很多人能讀對,更多人則是要不都讀作前鼻音,要不都讀作後鼻音。
所以很多時候,其實蔣京津這個名字,都被當做一個abb式的疊詞名。
或許是學生時代受某幾個老師和家長的影響,蔣京津總覺得喊全名是種批評人的行為,特別自己這樣的名字,並不不需要再額外找出更親暱的叫法,既然如此的話,只稱呼後兩個不就好了嗎?
所以她不怎麼喜歡別人喊自己的全名。所以對應的,只要對方是稍微親近一點的人,蔣京津也會盡量避免稱呼全名。
這是屬於她自己的生活邏輯——而這樣的邏輯,在和傅元初有關的事情上,顯然是個假命題。
而一貫理性的傅元初,在面對蔣京津的時候,也常常會突然對這個世界存在的真實性産生懷疑,比如此刻。
拆開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巧克力奶,仰頭剛喝了一口,傅元初就聽見蔣京津的聲音:“一一,我也想喝。”
身高差的原因,他看她總是要微低頭才行。
看著眼巴巴的蔣京津,傅元初頓了一下,毫不留情:“你不想。”
蔣京津:“!”
蔣京津:“你都能喝我怎麼就不行了?!”
傅元初差點被這姑娘逗笑:“林阿姨還在外面,不然你去問問她為什麼?”
雖然是拒絕的話,用這樣的語調說出來,其實更像是在哄人。
聽到林女士的名號,蔣京津一秒氣歇。
人就是這樣,平時能吃能喝的時候,蔣京津對涼的也沒見得真有那麼渴望,現在要忌口了,反而怎麼都割捨不下。
更何況,這可是巧克力牛奶哎。
“一一,”她抿了下嘴唇,下意識地壓低聲音,用商量的語氣,對傅元初招了招手,“其實這也不算涼的,都拿出來這麼久了,應該可以算是常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