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將安出?”
“如今雒陽四城門皆有我軍把守,主公可令兵卒連夜悄然出城,第二日再在眾目睽睽之下令鐵甲馬軍入城,再逐漸擴大營盤及採買的軍糧,如此可暫掩人耳目。”吳謀拱手將心中所想說出,
“但此並非萬全之策,還需主公將河東的軍馬儘早調遣過來。”
“那~”董卓來回看了眼李儒和吳謀道:“河東怎麼辦?”
“主公,失了河東並無大礙,河東無險可守,強行倚仗兵卒數量守河東,是為不智!”吳謀瞥了眼李儒,見他不開口,便自己說道:
“主公可誘招車騎將軍何苗手中的左右羽林軍和五校尉營及八關都尉,令其等加固雒陽八關以擋諸侯!”
董卓點了點頭道:“那便依計行事!”
“主公且慢,謀還有一事。”吳謀一臉神秘,招了招手道:“主公且附耳過來……”
……
次日,董卓親自出城統帥軍隊‘入城’,驕兵悍將、旌旗獵獵、殺氣磅礴。
百姓見之,無不驚恐,惶惶不可終日。
董卓見百姓驚恐,與入城之時大聲呵斥麾下兵卒不可縱兵擾民,騎馬入城不可衝撞百姓,入城之後但有擾民者皆斬首示眾!
後其又使人告知遠近父老及各處守城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詔,入城以坐鎮京師,與民除害,父老無需緊張。
城門口的百姓聽聞,無不歡喜稱頌,望塵遮道而拜。
西涼軍經過街道皆是緩步慢行。
董卓乘馬正行,忽道旁傳來一聲呼喊。那馬受驚,竄向路旁,撞倒了一大片攤檔。
董卓隨呼行軍主簿吳謀,擬議自己擾民之罪。吳謀驚呼道:“將軍豈可議罪?將軍需留得有用身為天子收拾山河!”
董卓道:“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眾?”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
周圍眾將急忙勸阻,就連攤主背嵬軍士卒飾演)也一同勸說。
李儒道:“古者《春秋》之微言大義1言:法不加於尊。將軍總統大軍,豈可自戕?此有負皇恩!”
董卓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姑免死。然,吾死罪可免活罪不可逃!
按軍規當行刑,打三十軍棍!立刻行刑!”
說著,就命人將軍棍拿過來,當著諸多百姓的面打了三十軍棍。
本來吳謀是想讓董卓效仿歷史上的曹操‘割發代首’,但董卓言此懲罰太輕,震懾不住手下的驕兵悍將。
於是自己要求再加打三十軍棍。
實打實的三十軍棍,打過之後,皮開肉綻,好不慘烈。
之後再以劍割自己之發擲於地曰:“割發權代首。”
使人以發傳示三軍,曰:“將軍擾民,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代。”
於是三軍悚然,無不懍遵軍令。
訊息傳入河東,西涼軍將士軍紀更加嚴明,為當地百姓所稱道。
凡西涼軍將士出城剿匪,百姓皆荷簞食、攜壺漿以迎大軍。
自此西涼大軍遂得隴西、司隸一帶的民心。
……
是夜,袁府密室
袁隗手裡拿著一封探子的密信,冷笑一聲道:“子遠,你說說是何人想出這計策來的?好個‘割發權代首’,將我袁氏數十年謀劃全都打亂了!”
那人樣貌平平,一身儒袍,神色間略顯傲慢,“世叔何必在意那麼多?只需知道,此計必不可能是李儒、董卓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