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我怎麼能在若公面前坐著呢,我站著就行……”卓和顯得很侷促。
“我讓你坐,你就坐吧。”唐安笑呵呵地摁著卓和坐下。
獻城的事人家卓和已經先說了,唐安只好問問‘恩公’是怎麼回事。
卓和紅著眼眶解釋,他和母親是從北地來方父投親的,出了青陽城,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了,母子二人雙雙餓昏在路邊,多虧了天澤湖的義軍在路上救了他們,給了錢糧,他們母子才能到了方父。
這樣說,天澤若公不僅救了卓和的命,還救了他母親的命,卓和怎能不感激?!
說著說著,卓和又要代母親下跪,唐安趕緊把他攔住了:“卓和兄弟,我前日救了你,你今日幫了我,咱們已經扯平了,以後再不可提此事,坐下,坐下。”
聽了這話,卓和又被感動了,哽咽著喊道:“卓和,只求在若公帳下做一士卒,請若公應允!!!”
“卓和聽令……從即刻起,你就是我天澤義軍的校尉,命你率軍駐守方父城!”唐安下了個令。
“……諾!”卓和不說了,也說不出話了,只感激著。
算是出了段小插曲吧,唐安終於拿下了方父城,在方父城裡安排了官吏又招募了一千多兵士之後,他終於率領大軍回到了天澤湖。
到底,還是橫廬先到了。
“主公!”周老爺子、周鐮、橫廬、賽牡丹、安家姐妹等一眾人,都盼望著呢。
“多虧老爺子在後方主持大計,若不然,這十二城可攻而不可取,天澤義軍只是徒勞啊!”後方陣營中,周老爺子自然是首功,唐安當然要說說的。
“若沒有主公沖鋒陷陣、攻城略地,周昆不過是一個等死的村夫而已,受不起,受不起的!主公,快回家吧!”坐鎮後方,周老爺子等來的都是連勝連捷的訊息,怎麼能不激動。
“走!”唐安率領大軍和一眾文臣武將,回到了青陽城。
選青陽城作為‘大本營’只是權宜之計,後面,天澤城的建設,很快就要動工了。
天澤義軍一出,打下了偌大的地盤,回到大本營,自然是要論功行賞的,橫廬、寧成梁、周通等一眾將士,都有封賞,原天澤義軍四千將士中升官的不少,後來加入天澤義軍的將士也有。
天澤若公的名號一起,加上‘救民於水火、安民於天澤’的旗號,四方因為戰事而流離失所的百姓,來投天澤的越來越多了,達到了十萬之眾。
按照之前的商定,周老爺子給這些百姓發錢發糧,讓他們在天澤領地內,建房屋、開荒地、種莊稼,這些人總算有個安身的地方了,另一邊,又給這些百姓造名冊、分城鄉……
有一個主意,是唐安出的,此時不見效果,他日必有成效。他命人在天澤邊界上立了很多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一樣的:來到天澤,你就是天澤的人了。
簡單吧?
那再看看這個故事如何:話說,後世某地,春寒料峭時,有一個乞丐沿街乞討,在胸前的牌子上寫了悽慘身世,卻少有人問津,遇到一個詩人,詩人也身無分文,就送給他一句話‘春天到了,可我什麼也看不見’,之後人們就紛紛慷慨解囊了。
不簡單吧!
來到天澤安身立命的都是六國遺民,萬一那天他們思念故土或者要與故國為敵了,唐安就算用上再兇狠的手段,也不如那一句看似簡單的話。
大事初定,去青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