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唐安殺了兩縣縣令、把他們的頭顱掛出去、宣佈天澤義軍起義的這一天,比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那天,只不過才過去了十天而已!
這個十天,可是有著不小的問題的。
大澤鄉起義之後,陳勝得到了附近飽受暴秦苛捐賦稅、募役刑罰折磨的百姓們的支援,謂之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隨著起義隊伍的不斷壯大,一個月內,連克銍縣、酇縣、苦縣、柘現、譙縣等五地。
控制了大片地方以後,又揮軍陳地,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陳縣。
在戰略上,陳縣並不是什麼要地,但在政治意義上,陳縣就太重要了。它可是楚國的故都,拿下它的意義,比擁立一個楚王的影響差不了多少。對大秦,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了。
更重要的是,故楚遺民的心中,都有一個‘亡秦複楚’的念頭,所以,不管是三老豪傑還是庶民商人,都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陳勝的義軍隊伍,並擁他為王,國號‘張楚’。
在張楚的大旗豎起來之後,其它地方跟著起義的民眾豪傑才遍地開花了,到九月,沛縣劉季和吳中項梁才陸續舉事了。
說這麼多,只是要表明一個意思:唐安選擇的這個時間太早了,不僅有起義軍勢單力薄的劣勢,還有被大秦槍打出頭鳥的危險!
不是已經瞭解楚漢歷史了麼,不是已經控制兩縣快一個月了麼,再多等兩個月又何妨,而且現今不是已經更穩妥了麼,唐安犯糊塗了麼,就算有長短家夥這樣的超級武器,也不能白白浪費子彈啊?
不是的!
唐安也是在綜合了各方面的利弊之後,才做出這個決定的,選擇這麼早舉事,有兩個很重要的理由:
一,農事。
關驛村這邊,連續一個月來,不是陰天就是下雨,在衛澤山裡建的那些糧倉裡的糧食,都受了潮,必須今年吃了,今年就把這些糧食吃了,明年呢?
青陽寧陵兩縣加上後面要奪取的幾個地方的耕地,湊一塊也産不出足夠的糧食,而天澤義軍起義打出的旗號是‘救民於水火,安民於天澤’,把百姓招來了,沒有糧食,那麼結果只有兩個,一個是百姓們都逃走,另一個就是都餓死。
逃走了百姓或餓死了百姓之後呢,天澤義軍還能被天下百姓承認嗎?
沒有百姓的承認,天澤哪還會有什麼義軍。
眼下是七月,開墾耕地、播種,必須在九月之前完成,明年才能有糧食吃,所以,唐安等不得了。
二,政事。
要是那胡亥,不是皇二代,而是皇三四五代,還好說,因為被秦朝統治了幾十年上百年之後,六國遺民就不會那麼思念他們的故國了,繼而,就會輕易地認下一個‘王’。
可偏偏那胡亥是皇二代,而且剛上位一年,天下就亂了。六國遺民當然會想著他們的故國,以建立故國為首要,以故國王孫為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