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赫稀們在渡過稀水的時候,是有所折損的。
稀水支系本來就只有三十個左右的戰力,如果去除沉入稀水水底犧牲的、受傷後不能馬上投入戰場的,這二十多名赫稀,恐怕就是稀水支系最後的有生力量。
但是兵王赫稀居然敢帶著他們從那座堅固的暗之要塞中沖出來,如果說,之前的兵王赫稀兵王之名只是傳聞,那麼此刻,他真正的戴上了這個並沒有實體的冠冕,名副其實。
側翼的哲哲們也受到了襲擾,關隘兩側高聳的山脈雖然極大影響了行軍,不利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是僱傭兵團的人族本來就是擅長遊擊的戰士,又長期xue居在山岩洞窟裡。
攀援極費功夫,而且不可能大量裝備機械飛行裝置,除了造價高昂之外,機械飛行裝置在空中不能更換晶石,而且在山脈上方會有尋找落點的困難。
這導致在山脈上方的人族戰士無法從這一側的絕壁俯沖下去。
雖然有這種種困難,但是人族戰士在絕壁上方卻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居高臨下。
在絕壁上方,山上岩石上長出的樹木上,人族戰士手持著一種非常節約晶石的機械裝置——利用風元素和火元素的能量把山上的石頭推射出去,給側翼支援而來的哲哲隊伍造成襲擾。
他們要做的就是拖住這些哲哲,讓關隘和要塞前後夾擊的盟友和離哲的突襲隊伍之間分出勝負。
沈若炸開光元素晶石用彈弓彈射的手法給了赫稀們啟發,除了他們之前打出的閃光炮之外,還被應用到了現在這種機械裝置上。
原理是在機械中透過風元素和火元素推射石頭,同時能量震動破壞石頭,讓這些石頭帶著火焰射出後,在空中碎裂,變成火石雨。
在發射石頭的時候,會有一顆元素晶石被強大的機械魔法裝置推射進石頭內部,保證石頭在炸開的時候出現第二段被元素加持的沖力。
因為哲哲們都會使用防禦魔法,所以這第二段沖力既可以讓他們被迫加大需要防禦的魔法面積,消耗他們的魔力和晶石裝置,同時,也增加殺傷力。
再有就是石頭在空中裂開並且二次加速後,變成了許多碎石,這些碎石很小,要防禦一塊大石頭容易,碎石數量眾多,總有防禦魔法不能顧及到的地方。
魔法陣擋住頂上射來的碎石的時候,這些石頭還會朝著魔法陣防禦到的位置之外的地方濺射。
而這些哲哲要保持行進,這種濺射就總有會傷到他們的時候。
山上,還有直接被推落的滾石。
這裡本來就不是什麼有開闊道路方便推進的地方,一時之間,這兩百多名哲哲居然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強行突破。
進入幽暗森林繞行?裡面還有毒刺,需要一路使用造型魔法。
而且稀水是彎曲的流動的,從人族關隘旁流出,分開幽暗森林和稀水支系的聚落——現在那裡已經立起了幽暗之壁。
離哲下的指示很簡短,沒有把戰況說的很詳細,他讓這些哲哲們直接側切支援攻打東方人族遺址關隘,卻忘了哲哲們對於要進入幽暗森林和渡過稀水這件事的認知,還保持在過去。
藉助地形和晶石機械,數量不多的人族戰士居然在戰術意圖上能跟數量遠多於自己的哲哲們打得有來有回,這在塵沙大陸的歷史上,是幾乎沒有發生過的事。
但是它居然就這麼真實的發生在這些高傲的哲哲們眼前。
這些哲哲有些是來自白樹國的光明護衛,有些是神聖教廷的護廷戰士,他們之間沒有過很多的合作機會,默契有限。
他們本來隨著離哲來到這裡,主要是輔助對方快速的突破幽暗森林,他們只需要保證有足夠多的數量來維持大型光明魔法,將光明持續送入幽暗森林,照亮這片讓他們不喜的土地。
這些哲哲們全都很有實力,雖然不像突襲進入幽暗森林的六十名哲哲那樣全都是絕階,但是他們也都有高階的實力。
白樹國本來就是和神聖教廷關系密切的國家,神聖教廷在對史料和天授詩的研究中,得到了關於“法則變化”的推測,而他們要證明創造自己的神明更為強大優秀,首先就不會允許赫稀族群強盛。
所以,白樹國突入交通要道建立起的要塞,根本就是為了針對稀水支系而建造的,憑借白樹國的實力,要想完成對這些邊境線的控制,還差點意思。
所以在這過程中,主要為白樹國增加戰力的就是神聖教廷。
這也是離哲這次能帶來這麼多精英戰士的原因。
結果,這個結果並不能讓離哲滿意。
現在已經是夜晚,暗元素墨色的魔法在黑夜的掩蓋下變得捉摸不定,而光明魔法與它的對撞,看起來就像是虛空中不同角度炸裂的星光。
此外閃耀著的就是因為人族的機械裝置啟動而産生的火光。
這些光亮在黑暗中如盛放的火樹銀花,讓這個夜晚看起來絢爛無比,而這絢爛之下,是“災變時代”法則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