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2024.07.15
這半個月深刻體會到了什麼是通勤的痛苦以及規律作息的可怕。
為了及時趕到自習室,盡早進入一天的學習狀態,每天最遲六點半起,然而規律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由於自己不習慣早睡,入睡的時間依舊很晚,基本保持在十一點半到十二點,隨著早起的規律,如今每天早上六點前就會醒。雖然感覺不到疲累,但是依舊覺得這短暫的睡眠很危險。
然而自己的學習效率依舊低下。
我好像不太會學習。
從中小學階段就已經很明顯的問題再次暴露。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複盤的人,與其複盤或是複習,我更喜歡不斷用新的問題新的題目去刷知識點,但這樣其實見效很慢。不複盤意味著我很難對知識體繫有完整清晰的建構,知識點的串聯也只是浮於表面。
哪怕是題海戰術,我似乎也得不到精髓。有效的刷題與無效刷題,所能夠獲得的效果天差地別。然而面對一道題目,從識別體型,到找到解答思路,再到根據思路進行作答並驗證,而後核對答案再次檢驗思路,這樣的過程我總是丟三落四。尤其是面對錯題,我只能耐心地去看數學類和推理類的答題思路,面對言語一類的答題思路很難能扭轉自己的錯誤想法。但這樣的錯題複習顯然沒有什麼效果。
總是很惶恐。
我當然會堅持考下去,但我時常會停下腳步問自己,要怎麼才能做到。
苦思冥想很長一段時間後,帶著迷茫和無知又繼續趕路,這樣的狀態不對,但我又確實難以做出改變。
時間太少,內容太多,我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點,再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無能。
我永遠記得老師對我的評價,一個不聰明沒有天賦但還算努力的人。雖然不聰明沒有天賦的說法對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一些打擊,但我清楚這是對的。我也一直努力著,而如今,我似乎連這唯一的優勢也丟了。
渾渾噩噩的幾年消磨了我所有的驕傲與意氣,變得更加平庸和無能。我再也找不回當年那個喜歡寫文的孩子,也找不回那個挑燈夜戰為了前路而努力的人,我找到了自己,忽然發現他變了樣子。
寒假準備的專案終於派上用場,因為開學就要交學年論文,這幾天陸陸續續開始聯系導師。之前和導師交流過一點自己的想法,雖說還沒有什麼特別成熟的目標,但大體方向上該是不變了的。前兩天寫好了論文的框架,今天給老師過目修改,算是完成了初步目標。
備考和論文交錯在一起,也算是偶爾讓自己休息休息了。
最近學生會換屆完成了,突然就一身輕鬆了,還有點空落落的。
真是莫名其妙的在這裡任職三年,當年面試時只是晚上受到學長的“蠱惑”,一時沖動去面試,大概也是缺人吧,那糟糕的面試過程居然也讓我過了。在之後當然也是缺人的緣故,我從實踐部一路輾轉到宣傳部,自此紮根,一路生長到今日。見證了他從普通學生組織提拔為學生會,見證他一點點壯大自身,變得越來越好。
還有點捨不得。
在學生會工作的這三年,確實學會了很多,至少抗壓能力大幅增長,機動性和適應性也拔節提升。
在宣傳工作的這兩年,也建立了自己的媒體號,自己摸索著運營發展,不溫不火但也足夠了。
總結一下最近完成的內容:
粉筆的課程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做行測的思維系列書,已完成言語部分。順帶著在做專項題集言語部分。
專項複習過程中,目前已完成花生十三的判斷推理部分,說實話花生老師的課程不太適合我,聽完這部分之後狀態很糟糕。已完成龍飛老師的圖推——百大圖推,正在聽判斷推理精品課,龍飛老師的圖推講解確實不錯,不算拔高,但也比基礎難一點,除了講義的體系分佈有點點亂之外其他都挺不錯的。
接下來準備開始聶佳老師的判斷推理,以及高照老師的資料分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