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熱點追蹤”欄目只能做採訪。在沒有確鑿證據和有定論之前,採訪是不能播出的。
沒想到竟然有意外收獲。
小寬叮囑道:“上面是庫房。樓梯不好走,你們小心點。”
衛揚和攝影師跟著爬了上去。
樓梯窄小,庫房也不大,其他人只好在下面等著。
過了一會兒,衛揚和攝影師下來了,兩人很高興,顯然有大收獲。
接著衛揚又對宋經理做了一下采訪,這才結束了這次拍攝。
“陶記者,抱歉。”衛揚對陶芸道,“剛才要攝影,沒法讓你上去。你現在上去吧,小寬還在上面。帶了軟盤嗎?沒有我這裡有多餘的。”
“沒事。”陶芸掏出一個軟盤,朝衛揚亮了一下,“我帶了軟盤。”
陶芸上了樓,朱國利才問衛揚:“怎麼樣?監控拍到了嗎?”
“拍到了,很清晰。放心,如無意外,今晚播出的熱點追蹤將會還葉嘉宜同學一個清白。”
“節目需要製作,我們先走了。朱主任,各位,再見。”
不一會兒,陶芸出下來了。她沒再繼續採訪,拿著軟盤直接離開了。
送走他們,葉嘉宜也上去複製了一份。
“主任,監控的事傳揚出去,讓家園論壇知道了,他們怕是要做出應對之策。在今天的採訪未播出時,我們還是不要外傳的好。”孫強對朱國利道。
朱國利點頭:“這樣吧,秦蓁你們幾人今天都放假,不用去上課了。衛揚不是說熱點追蹤今晚會播出嗎?明天你們再來上學。”
秦蓁幾人很高興:“好的,主任。”
見孫強還要回學校拿軟盤來拷監控,幾個學生沒再等他,回學校取了腳踏車,各自回家。
晚上,“熱點追蹤”欄目播出;第二天,《s市日報》第三版也用很大的篇幅報道了此事。
輿論嘩然!
如果說“熱點追蹤”是以旁觀者的角度播道了事情的經過,是客觀的呈現;那麼《s市日報》作為政治性報紙,對此事就有了鮮明的立場。
“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市文化局局長王明暉。王局長指出,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不得隨意誹謗、汙衊他人;另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幹預合同自由簽訂權,以欺詐等手段訂立的合同無效……”
這句話,算是給家園論壇的命運畫上了句號。
葉嘉宜看到這篇報道後,打電話給了關鐸。
“這是怎麼回事?陶芸為什麼要這麼幫我?”
如果陶芸只是本著新聞記者的嗅覺,如“熱點”欄目那樣,客觀報道此事,她能理解。追逐新聞熱點是記者的本能。
可像陶芸這樣,旗幟鮮明地站在她這個小作者這邊,對家園論壇這樣一個全國性有名的網際網路資訊公司進行批判,這行為就很讓人回味。
畢竟,後者是納稅大戶。在它名聲岌岌可危時再踩一腳,不符合市政利益。
“博東論壇知道吧?跟家園論壇是死對頭。它出手了。”
這話關鐸說得含糊,但葉嘉宜還是聽懂了。
原來如此。
家園論壇,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