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祖母請安。”沈盡歡跟著沈常安跪下拜伏在地上頓了一頓。
“起來吧。”施氏虛扶了一把,“三丫頭過來。”
沈盡歡雖說心智早已成熟,但打心眼裡不敢忤逆這種威懾力,便提著裙子上前一步跪下。
一雙瘦骨嶙峋的手附上自己的臉頰,沈盡歡又聽得,“前陣子受苦了,以後不光是身邊人自己也應注意膳食,免得讓有心的鑽了空檔。”
沈盡歡抬頭看向她,“讓祖母擔心了,孫女慚愧。”
沈常安接過曹嬤嬤遞上的茶水奉給施氏:“平兒和春林已經叫人看住了,若是招了便送去衙門,不招便等著赫家來領人。”
施氏拿過茶盞點了點頭,“我一把老骨頭管不著前院後宅的瑣事,你阿孃既將府印給了你一半,自當是辛苦些。”抿了一口便擱下了,吩咐曹嬤嬤:“還不將二位主子伺候起來。”
沈盡歡起身後便被施氏一把拉過去抱在懷裡,又聽其對沈常安道:“常安也該出去走走,京街新開了個卞氏綢緞莊,你帶著歡兒做兩身新衣裳去去病氣,過幾日你阿爹阿孃回來,府裡頭也該置辦起來。”
“是。”沈常安低眉道。
沈盡歡聽得分明,施氏久居後宅能對府內外事物瞭然於心,自不是她自己說的那般悠閑懶散。想起這位祖母三朝元老遺孀的身份,頓時覺得此人非同小可。手背上傳來的溫度竟讓沈盡歡有親近的沖動,與在沈常安那兒感受的溫暖不同,施氏給予她的是天生的庇護感。
日上三竿,二人便回去了。
曹嬤嬤看了施氏一眼,道:“晉陽郡主差人傳了信來,說是太夫人想來咱們府上住幾日。”
施氏挑了挑眉:“太夫人不是不喜歡咱們府上的人麼,怎麼想著來了。”
曹嬤嬤不說話,沈府的家事下人插不上嘴。
“可說她何時來啊?”施氏眼裡沾染上一絲戾氣。
曹嬤嬤聽出了施氏口中不喜,俯下身子道:“姑奶奶說等過了三月,四月初挑個好日子來,”
施氏黑了臉,攢緊的拳頭打在桌面上:“月婉真是年紀大拎不清輕重,以為養了太夫人三年,便可掩蓋她和那王氏對大哥的所作所為了麼!她還把不把我這個二嫂放在眼裡!”
曹嬤嬤立馬上前幫施氏順氣:“老夫人消消氣,姑奶奶雖說心思不正,但太夫人年歲大了,總也不會老跟著女兒過,還是要來咱府裡。”
“她心中當真有兒子麼?怕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施氏紅了眼,嘴角微微痙攣。
沈盡歡小時候開始一日三餐就在長安閣和沈常安同食。除非長輩留膳,便會在長輩院裡用膳。意識裡,長姐似母,平日裡自己的吃穿用度,都是沈常安一手打理安排。
李靖瑤是武將出身,嫁入沈家這個書香世家後自然是閑不住的,所以常年在外遊歷訪賢。
前一世她為了沈家的家業決然自刎,絲毫沒有顧及身為少府令的女兒的處地。所以沈盡歡對自己這個娘,有說不出的五味雜陳,感情也是相當淡薄。
不知道等他們回來會是個什麼樣的場景。沈盡歡暗自嘆了口氣。
芷兒上前請膳,沈常安點了點頭,忽而想起了什麼,吩咐道:“先叫廚房備些蘿蔔湯上來吧。”
“是。”芷兒躬身退下。
沈盡歡有些不解,扭頭問道:“阿姐不是不愛食蘿蔔的嘛?”
沈常安調笑道,“冬天成日愛食熱物胃內易積火,蘿蔔為寒物可祛火生津。”沈常安一邊替沈盡歡放了碗筷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