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的夫婿出身名門,是家中的幼子,沒什麼上進心,就喜歡寫個話本,做些木匠活。
科舉二甲出身,中第後沒有去選官,覺得完成了父母的要求,就躲到莊子上做木匠活、寫話本子,過自己的生活。
與湘雲成親後,婦唱夫隨,湘雲研究種地,夫婿研究改良農具。兩個沒有太大上進心的人,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湘雲成家後,就輪到承志了,承志自己要求高中後再說親。
三年後,承志高中探花,上門說親的人紛至沓來,謝靈珺險些挑花眼,最後讓承志自己選。
承志選了堅定的中立派內閣大學士紀春和之孫女紀梵音。
成婚後,謝靈珺將兩人趕回一等將軍府,自己則住在郡主府,孩子成婚了就讓他們自己過。
年後,大榮大敗西戎的訊息傳來,謝靈珺再次見到了史湘秀。
只見其帶著半面鎏金面具,整個人散發著鐵血冷硬的氣質,站在那裡就令人膽寒。
看著這樣的侄女,謝靈珺有些心疼,憐惜的想問過的好不好,但又不敢問,顯見的過的不好。
還是史湘秀先開的口,“大伯母,我如今調回京都,擔任鎮撫使。”
“回來了就好,湘秀,你辛苦了!”
然後拉著湘秀吃飯,飯菜中謝靈珺摻入少許的靈泉,希望能修複史湘秀身體的暗傷。
湘秀吃了一半,就發覺身體發熱,受傷的地方暖洋洋的,詫異的看了一眼飯菜,就發現盛湯的盆中有雪蓮、人參、黃芪等各種補藥碎。
以為自己已經忘了怎麼流淚的湘秀瞬間紅了眼眶,大口的吞嚥食物,以掩飾失態。
她在邊境回過家,但父親忙著仕途,母親忙著照顧幼弟,對她十分冷淡。沒人關心她受沒受傷,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彷彿沒有這麼一個女兒。
直到她被封為鎮撫使才熱絡起來!
史湘秀受傷在西戎雪地裡躺了三天三夜,冰凍的身體都沒現在涼。看透了父母的虛情假意,史湘秀逃離那裡回了京都。
日升月落,歲月流轉,轉眼十年過去。
謝靈珺一直在改良糧種的第一線,這些年經謝靈珺改良的品種有許多,包括小麥、大豆、高粱,因高産糧種受益的人不計其數,荒年餓死的人比前朝少了一半。
許多人家偷偷立生祠祭拜謝靈珺。
史承志這十年從七品翰林院編修升到正三品布政使參政,並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湘雲雖然沒有靈泉,但也踏踏實實的研究種地,成功的在北方種植出沙瓤個大的西瓜、甜脆可口的香瓜。湘雲的夫君研究出更加省力的犁等各種農具。
夫妻倆也不是一直泡在研究中,累了就結伴出遊,三山五嶽都留下了兩人的足跡。
年輕時夫妻倆在謝靈珺、史承志的庇佑下悠閑生活,等謝靈珺、史承志去了,又靠著兒子安穩度日。
史湘雲的兒子被培養的十分好,人聰慧又能幹,年僅二十就成了大理寺少卿。
史湘雲這一輩子算是活在福窩裡,年輕時靠母親、弟弟,年老了靠孩子,一天罪都沒受過。
賈母被接到莊子上後,沒多久就去世了。接著賈璉、李紈分家,其實也沒什麼分的,賈璉帶著王熙鳳、巧姐兒、賈琮過日子。
李紈帶著賈蘭回了孃家,賈環、探春、趙姨娘三人一起過日子,探春嫁了個商人,日子過的不錯,賈環、趙姨娘在探春的照拂下日子也過得去。
惜春鐵了心要出家,林黛玉勸不動,選了個正經庵堂將人送了進去,又捐了大筆香火錢。
謝靈珺一輩子致力於高産糧種的研究,去世時皇帝親自來上香送靈,讓翰林院寫傳記,傳頌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