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南京城的風向就開始變了。
一群士子聚集在兵部衙門口,三五成群的在聊孫守靜的事。
因為擔心自己這群人的聲望不夠,除了讓唐伯虎、徐霖、文徵明帶頭以外,還特意去請了成國公朱輔來住持公道。
唐伯虎這幾個人的力量也不容小覷。他拜了文章天下第一的王鏊為師。
王鏊雖然官位沒有馬文升高,但士林聲望遠超馬文升。現在又被皇帝指定為《大明會典》的總裁官,風頭正勁。
成國公朱輔不是一個好管閒事的人,只是在南京就他的地位最高,這事情必須他來出面調停。
成國公的出現,讓這件事立刻變得全城關注起來。兵部衙門的運作也被迫停下。
馬文升不得不親自出面來應付這種場面。
寧王大軍自從起兵以來,一路勢如破竹,士氣高漲到不行。已經推進到了安慶城下。
有駱家的銀糧支援,不斷的流民聚集,人數在短時間內,就達到十萬之眾。
安慶固然是個大城,但是還沒有得到朝廷的支援,目前只有四千多守軍。根本應付不了寧王大軍。
可安慶知府偏偏是一個執拗的人,硬是拖著這四千多號人上城頭,要跟寧王決一死戰!
就在這個時候,滁州的胡百戰帶著九天玄教的信徒們到了。
胡百戰到安慶的第一件事,就是來拜見寧王。給他留下個好印象,以後才好步步高昇,實現國公夢。
寧王看到胡百戰帶來的人數,足有自己這邊的一半。心中也是吃了一驚,沒想到駱希美就憑著自己的力量,居然在滁州拉起了這麼龐大的一支隊伍!
其實寧王不知道,胡百戰的人只是駱希美手下的一半兵力。還有一半讓顧建忠拉去宿遷劫漕糧去了。
胡百戰也是有意不說顧建忠。這個時候怎麼能讓他來跟自己搶寧王的好感?
寧王見這胡百戰,也是一員悍將,心中十分喜歡。順口就問他:“胡總兵,要破這安慶城,你可有什麼良策?”
胡百戰早有準備,當他得知寧王兵馬已經先自己一步到了安慶城外的時候,就開始思考攻城之策。
胡百戰的願望是,不需要寧王出手,在旁邊看著他拿下這安慶城。這將會是一件十分露臉的事。
別看胡百戰只是一個山賊,但他盤踞在玉屏山,不知道跟來剿匪的官軍打了多少場仗。憑的可不僅僅是天險和悍勇兩樣,也需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好判斷兵勢。
讓他講道理,他或許講不出。但讓他定策略,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好點子。
安慶城,城高牆厚,雖然只有區區四千守軍,但也不是那麼好攻的。
寧王這邊的人馬都是倉促間湊起來的,大型的攻城器械根本沒有。如果非要拿人數往上堆,恐怕傷亡會非常慘重。一個不慎,打擊了士氣,可能就會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可是反觀安慶城裡面,面對著城外氣勢洶洶的十五萬敵人,人人都緊張到了一個頂點。
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就容易犯一些小錯誤。
胡百戰的計劃是先攻心!
寫了很多的勸降信,用弓箭射進城去。總有很多怕死的人會動搖。
這些勸降信射進城之後,城中人更加的緊張了。他們不僅僅要防備城外的敵人,還需要時刻提防城中可能已經被策反了的人。
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