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見寧王問到文登營總兵郭文驤的時候,李廣心裡也是微微一驚。這個郭文驤的事是今天早朝的時候才剛剛被提出來的,寧王居然這麼快就知道了,訊息很靈通啊!
這件事牽扯了很多,說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前些天的時候,是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帶頭彈劾戶部左侍郎劉大夏。說劉大夏去年在去宣府處理兵餉的時候,收人賄賂;採購了大批糧食,賬目不清。
劉大夏花了一些時間調查,迅速找出了幕後主使。
略做安排,就指使通政司右參議叢蘭先站出來彈劾陝西三邊總制王越、戶部右侍郎許進,文登營總兵郭文驤。
而這三人都是兵部尚書馬文升一系。
許進曾為陝西巡撫跟王越共事,剛剛調任戶部,跟劉大夏互為牽制。
而郭文驤就比較冤了,純粹是因為叢蘭就是文登縣本地人,對郭文驤的事有一些耳聞,所以這次就順手把他也給帶進來了。
攻擊範圍一擴大,立刻局勢就開始發酵。
兩方都鉚足了勁調查那些陳年舊案。只平靜了不到十天工夫,大戰就拉開了序幕。
右都御史佀鍾跳出來彈劾劉大夏、劉健,目標直指當朝首輔徐溥。
禮部左侍郎焦芳也跳出來,直言彈劾馬文升。
隨即朝堂之上就是一片亂罵,再也聽不清誰說的是什麼?
究其根本原因,馬文升想當首輔很多年。而一開始就沒爭過老首輔王恕。結果又被徐溥後來居上,心裡十分憋屈!
現在徐溥眼看已經老的眼也花了,走路都不穩了,馬文升認為時機已到,因此才掀開了這場大戰。
這兩系官員罵群架,最頭痛的就是弘治皇帝。
朝政不是兒戲,至少最早被彈劾的幾個人,還是需要調查一番的。
弘治皇帝頭痛的就是,派誰查?怎麼查?尺度如何拿捏?
兩系之間,若還能保持平衡狀態,還可以相互制約。一旦平衡被打破,立刻就會是一場官場地震!
這事情本來跟李廣也沒什麼關係,他也懶得操那份心。一散朝就回家享受自己的小日子了。
現在聽寧王問起,李廣就當說評書一樣,把這些個零零碎碎的東西一起講給寧王聽。
寧王和駱希美這下明白了,這事情郭文驤是挺無辜的,純屬被馬文升連累了。難怪他打算弄一顆夜明珠來走李廣的路子!
既然李廣已經在面前坐著,駱希美打算代勞,幫郭文驤搞定這件事。以後或許有希望拉攏到這個人。
駱希美來到李廣家裡後第一次開口,說:“李公公,上次託鳳陽馬公公跟您說過一件事,還有印象嗎?”
李廣愣了一瞬間,隨即反應過來,這個女人就是駱氏長女。曾經讓馬援跟自己說過東廠開車行,由車行代理收稅的事!
這件事對李廣當然是大好事!只是需要一個契機,不可能張口就跟皇帝說!
作為當朝最得寵的太監,李廣最精通的一項本事就是懂得什麼時候跟皇帝說什麼話!
李廣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問:“駱姑娘認為時機成熟了?”
喜歡月老誤我請大家收藏:()月老誤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