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縣。
等寧王回來的時候,八神也回來了。
這一天的爭論可把寧王折騰的夠嗆。到手的人犯跑了,光是推諉責任就吵了大半天。最後達成共識,不追回人犯,誰也跑不了,都有責任。
最後在寧王的引導下,一眾官員們總算把注意力從汪大善人身上轉移到了慈教上。
清理邪教並不是那麼容易。好在寧王的目的也不是徹底清理,而是限制慈教的活動。
只要動用官府的力量重重封鎖,被救出去的汪大善人就只能一直躲在他藏身的區域。
然後逐個區域的排查搜捕,就算汪大善人沒有抓到,最後這幫文武官員們也有抓捕白蓮教餘孽的功勞。不至於太尷尬。
至於汪大善人,那是駱希美點名要的人,當然不能被官府抓了去。
寧王回來跟駱希美說了他的安排,駱希美還是挺滿意的,親手端了一杯茶遞給寧王,算是獎勵。
八神回來就說明它已經探查到汪大善人的落腳之處了。
這幫馬匪還是挺狡猾的,一出城,幾百號人就化整為零,就地解散。
幾十名慈教徒擁著汪大善人,一路跑到獨山湖邊,然後轉向南,出了滕縣境。吃點東西,歇歇馬,又折轉向東,繞過滕縣,直接進了熊耳山。
熊耳山形似熊耳,山上石頭多樹少,是一片荒涼之地。
既然知道了汪大善人的落腳之處,駱希美當下就帶著人出發了。她倒想看看這個汪大善人究竟是何等人物?
如果可用,收為己用也是一大臂助。
仍然是駱伯豪騎著那匹照夜玉獅子,其他人坐馬車。
一邊走,寧王一邊講從縣衙裡那些高官嘴中得到的情報。
山東這邊有很多馬戶,馬戶是朝廷指派的專門養馬的小家庭。每家裡養那麼三兩匹馬的,實際上入不敷出,馬戶的生活都挺艱苦。
後來誕生了響馬這個職業,一些憤青就參與進來。
響馬只要身份不暴露,就很難被抓。這樣就造成了做響馬的人越來越多。
只是慈教什麼時候滲透進響馬賊中,又是什麼時候掌握了組織大批響馬賊的能力。這個情況官府還不得而知。
響馬賊們為了保護身份,都是一個聯絡人聯絡一小幫,出門就蒙面。除了聯絡人,沒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
慈教一定是鑽了這個空子,掌握了大批的聯絡人。只有這樣才能召集這麼多的響馬賊一起行動。
這些情報中,關於慈教的資訊少的可憐。官府幾乎還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組織存在。
駱希美一邊聽著寧王說的那些情報,一邊心中思考。
到時候要以什麼身份去找汪大善人?又從哪個立場去跟慈教溝通?
幾十里路,也不算很遠。駱希美還沒想出完整的計劃,就已經能看見熊耳山了。
駱希美把駱伯豪招過來,跟他耳語了幾句。
駱伯豪得計,打馬當先衝進熊耳山。
熊耳山雄奇險峻,怪石嶙峋,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