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了他名聲,知道大勢已去,願意向他投降,希望安景之帶兵前去,但他要求安景之不要殺公主不殺皇子。
最重要的是要把汪策這個投降複叛的無恥小人千刀萬剮。
若是安景之能當著皇帝的面把汪策千刀萬剮,他還願意主動把金銀糧食都給他,讓士兵不得反抗,讓他們順利進入京城。
安景之心中嘀咕,也不知道這皇帝能不能撐到他帶兵去的那一天。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帝遇到危險,官員不去救,反而淪落到要向他這個反賊求救的地步。
不過也是他活該,就連當初打完樓三馬後名聲鵲起的楚華都被他賜死了,忠臣死的差不多了,剩下都是怕死的,誰還願意為他效力。
安景之想了想,回了一封信。
沈鄲接到信後,秘密進入皇宮。
他撒出去的那些銀子沒有白費,皇帝身邊的太監最清楚皇帝的心思。
得知皇帝已經走投無路後,有個太監就給他提了向安景之求援的辦法。
還說正好安景之和汪策也有仇,安景之肯定願意帶兵來打,至於答應讓安景之進入皇宮,到時候答不答應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安景之跟汪策兩敗俱傷之後肯定沒工夫攻打京城,到時候京城的危局解了,汪策也死了,一箭雙雕。
沈鄲進入皇宮,送來了安景之寫的回信。
安景之同意了救援皇帝的事情,也同意了千刀萬剮汪策,收留公主皇子也沒問題。
但他提了一個要求,讓皇帝寫下罪己詔,給他體面讓他自殺。
他當然知道皇帝打的是什麼主意,但他只能說皇帝這算盤怕是要打空了,皇帝恐怕還不知道京城到底有多少屬於他的人吧?
開啟城門對他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
提這些要求只是為了讓皇帝安心罷了,他要是真的什麼要求都不提,恐怕皇帝還會心有顧慮。
皇帝看了安景之的信氣得暴跳如雷。
“他一個反賊怎麼敢如此欺辱朕?!”
“陛下,大局為重。”
沈鄲也沒想到,皇帝居然真的答應了。
還沒收到皇帝的信,安景之就已經在路上了,他料定皇帝肯定會答應,對方已經走得無路了。
這次他親自前往,帶上了葛三孃的娘子軍,還有石子明,以及十五萬大軍。
等汪策發現被包圍的時候也已經晚了。
他直接被葛三孃的娘子軍活捉。
就在京城的城門下,當著皇帝的面對汪策千刀萬剮。
處理好了汪策,皇帝直接回到皇宮,也沒提開城門迎接安景之的事情。
安景之計程車兵戰鬥力強得讓他心驚膽顫。
安景之也不著急,當面拿出了皇帝寫好的罪己詔,當著眾人的面唸了出來。
皇帝在皇宮得知後暴跳如雷,到處摔打東西。
就在他發瘋的這段時間,早就被沈鄲收買的那些人已經從內部開啟京城,一路到皇宮都有人帶路。
等皇帝發現當初給他出主意,讓安景之來解決圍城之亂的太監帶著安景之已經來到他面前時,才大驚失色,血色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