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吧?
想到這裡三人有些不確定了。
比其他兩人文化更高的三娘更清楚這篇文章的含金量,她小心翼翼的確認:“景之,你的意思是這個山河是你?”
“這種玩笑可開不得,現在外面想找山河先生的人可不少。”
安景之啞然失笑,道出他想好的藉口,“大娘二孃三娘,你們莫不是以為我不讀書就大字不識?”
大娘訕訕一笑,“那倒也不是,讀了十年的書呢,起碼得認一兩個字。”
二孃給了大娘一個眼神,轉頭解釋:“你大娘不是這個意思——”
正待她解釋,安景之笑著打斷,“二孃你放心,我沒有誤會,我知道大娘的意思。”
“說來也怪我,我不願意上學堂,只是覺得學堂裡教的太簡單了,聽來聽去反而讓人煩躁。”
“別的不說,寫幾篇文章我還是沒問題的。”
“那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國際事件?”還知道為什麼敵寇要發動戰爭,就連她們都不知道。
“想知道這些還不簡單嗎?報紙上的文章那麼多,還有歷史書,地理書,互相印證推算一下也不難知曉。”
“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少,只是沒人這麼專門講出來而已。我這也不算什麼才能。”
看著安景之侃侃而談的模樣,三娘驚嘆,“景之,以前還真是三娘小看你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有這樣深厚獨到的見解。”
大娘和二孃心中隱隱有些愧疚,她們自以為對這個撿來的孩子如若親子,關懷備至,卻沒想到原來她們對對方這麼不瞭解。
“景之,看來是大娘和大娘小看你了。”大娘想到他從那麼一丁點的嬰兒長到如今,對方成長的模樣在腦海中一幕幕閃現。
“看來咱們是真的老了,以後就算走了也不擔心你了。”二孃灑脫道。
雖然說簽下軍服的訂單那件事幹得有些魯莽,但初衷也是為了她們,後來也及時的用上了補救的辦法,以目前的情況看,用不了一個月紡織廠的情況就能緩解。
對方的生存能力比她們想的還要強。
安景之:“二孃你說什麼呢?你還年輕著,跟大娘和三娘要長命百歲。”
三個母親的年齡比原主確實沒大多少,最大的大娘謝應鳳如今也只是三十六歲而已,最小的三娘阮妙靈如今也才三十一。
原主今年正好十八,也就是說大娘謝應鳳她們撿到原主的時候自己也還是個孩子。
只有大娘剛剛成年,其他兩個自己都還是未成年的小姑娘,但對於她們來說,卻已經漂泊半生了……
有了報紙的資金,謝應鳳拿著一部分的錢去還了一些供應商,又留了一小部分,給工人發了一些工資。
雖然還不能把所有工資下發,但起碼能讓他們暫時撐過眼前的難關。
每隔三天他都有一篇新的文章發布,通篇都是激勵國人的內容,偶爾會根據目前的國際形勢來判斷一下走向。
通行報社徹底在魔都站穩腳跟,發布的報紙成為了各大學校的學生必讀之物。
報社也收到了無數想要拜訪山河先生的報紙和電話。
安景之一直沒有對外公佈自己就是山河先生,只推說山河先生事務繁忙,暫且不見客。
事實上他也確實很忙,他的文章老辣周到,但他年輕,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與其自己出去認下這個筆名,不如等別人自己慢慢查出來來得讓人信服。